優活健康資訊網,作者談雍雍,2012-04-28

 

炎炎夏日又將至,你是大「腹」翁還是大「腹」婆,擔心自己的肥肉無所遁形嗎?今年度國民健康局,辦理的「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又來了。將幫助民眾更了解如何正確進行體重管理。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0年度所辦理的「健康100 台灣動起來」活動,在全國民眾努力之下,共同繳交一張漂亮的減重成績單,創下全臺72萬人減重1100噸的奇蹟。國民健康局委託行政院衛生署雙和醫院辦理「健康體重管理電話諮詢服務」,設置免費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0800-367-10(瘦落去、要動動),另外也在國民健康局網站架設網路電話撥入功能,提供民眾相關諮詢服務,以增進對健康體重管理的知能。

該諮詢專線將有營養師及運動專業人員於電話及網路線上即時解答體重控制相關問題,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9時,國定假日除外,歡迎大家多多利用此專線,請為自己的健康加把勁!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東北網彩信手機報,作者王亞楠,2012-4-29

 

『運動飲料是為長時間、高強度、大運動量的人群配制的,在這些活動中,會出現大量出汗、脫水的情況,所以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電解質及能量。』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系主任王安利說,『補充運動飲料,需要注意時間和方法,而且,也並不適合所有人。』

 

甄別運動飲料

王安利介紹,合格的運動飲料,必須具備3個要素:首先,滲透壓低,也就是滲透性好,能讓人體比較快速地吸收;第二,電解質平衡,要符合人體需求;第三,不能產生氣體,在運動中飲用產氣的飲料,會造成腹痛、平滑肌痙攣等癥狀,而且其吸收速度也慢。

不過,很多消費者在選擇上還存在一些誤區。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飲料區別不是很大,但是有一些運動飲料添加了一些蛋白質合成物,如牛磺酸等,但是效果不十分可靠,目前還存在爭議。王安利說:『事實上,運動飲料主要的作用就是以上三方面,至於牛磺酸、煙酸胺、肌醇等成分的功效,目前的宣傳未免有誇大其詞之嫌。』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運動飲料不能含咖啡因,含咖啡因的飲料不屬於運動飲料,而屬於保健飲料,如起到醒酒等作用。而且,有些飲料的咖啡因含量還很高,心髒不好的人如果經常飲用,容易誘發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等癥狀。另外,醋飲類飲料雖然在宣傳上經常與運動員聯系在一起,但也不是運動飲料,其成分並不符合運動代謝的特點。

 

少量多次飲用

『由於運動飲料添加了維生素C,所以有一定的酸味,味道不是很好。再加上運動過程中頻繁換氣造成的口腔乾燥,使運動員不太容易接受運動飲料。所以,運動中補水,一般是喝幾口運動飲料,再喝幾口純淨水漱漱口,這樣感覺會好一些。』王安利說。

王安利強調,在運動前、中、後的不同階段都要補水,尤其要注意運動前和運動前半段的補水。一般來講,運動前需補水200-400毫昇;而運動過程中需不斷補水,一般每5分鍾左右,要補150毫昇,原則是少量多次。因為運動中身體發生的一個主要變化,是血液重新分配,從消化器官大量流到肌肉中去,越是靠近運動後段,內髒的血流量越小,所以水的吸收速度會下降。因此,我們強調少量多次,喝得過多可能引起胃腸痙攣。

此外,飲用水的溫度最好在在8-14℃之間,因為偏涼的水吸收速度更快。

不同的運動項目,排汗情況不同,補水方法也應區別對待。大運動量活動時,如參加球類運動、馬拉松比賽,機體的代謝水平昇高,如果不能及時散熱,運動後體溫會明顯昇高,甚至相當於高燒狀態。合理補水可以保證機體的正常排汗,有利於維持體溫平衡。而游泳雖然很耗體力,但是游泳時的水溫比較低,皮下毛細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排汗量比較少,所以,運動中也並不需要大量補充水分。

 

哪些人不宜喝?

是否需要補充運動飲料,得根據個人的體質和運動狀況來定,王安利介紹。

首先,糖尿病、腎病、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不適合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中含有的部分成分,會增加患者的身體負擔。

第二,不參加劇烈活動的人,不需要補充運動飲料。人體的電解質本身是處於平衡狀態的,如果隨意補充、又不活動,多攝入的這些水溶性物質,最終要從腎髒排出,反而會增加腎髒負擔,人為造成新的不平衡。而且,電解質裡最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鉀等成分,攝取過多會造成血壓昇高。

第三,對普通人來講,在夏天大量出汗的情況下,即使不運動也可以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另外,老年人應該補充運動所造成的營養流失。因為他們本身的消化功能下降,營養素吸收減少,容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所以,在活動時補充運動飲料是非常適合的。

『也有些人擔心運動飲料會對牙齒有損害,其實沒有必要。因為運動飲料的含糖量比較低,在這方面的影響,比碳酸飲料要好得多。』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2012-04-29

 

癌症病患確診後通常是加強營養和鍛鍊,專家如今說,有確切證據顯示,健身與營養可能有助防止癌症復發。艾莫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腫瘤科醫師庫柯克,研究營養對攝護腺癌影響,但他說,多數醫師重視手術、化療或其他治療方式,「最後才讓病患注意飲食和健身」。

超重和肥胖被認為與許多癌症增多有關,如結腸癌、食道癌、腎癌、胰腺癌和停經婦女的乳癌,但說明飲食與運動對癌症患者有益的證據不多。

過去五年對癌症倖存者的100多項研究中,許多指出運動和健康飲食與癌症復發率低和存活有關。其中多數研究指乳癌、攝護腺癌和腸癌,對死亡率較高的肺癌等其他癌症,作用較不明顯。

美國防癌協會主管營養與運動的柯琳‧杜耶爾說:「現在有足夠資料證實,應加強營養與運動。」

喬治亞州的乳癌倖存者哈絲汀‧里斯說,她在丈夫鼓勵下開始運動,一方面有益於健康,另一方面也能走出雙乳被切除的情緒低潮。她說:「初次聽到患上癌症,彷彿掉進了黑暗。但運動改變了我,我又重新感到前景光明。」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新華網,作者饒博,2012-04-29

 

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美茵河畔,不管清晨還是黃昏,晴天還是下雨,天暖還是天寒,總能看到裝備著一身專業行頭的男女老少跑步鍛煉,德國人癡迷跑步由此可見一斑。

同其他種類的運動相比,跑步相對容易讓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在德國許多人卻每天跑得興致盎然。德國人對跑步的熱愛,從兒童就能見到端倪。28日在杜塞爾多夫市的中國中心,幾十個在第二天即將參加杜塞爾多夫馬拉松兒童組比賽的孩子們聚集在一起,聆聽教練交代比賽注意事項。

兩名德國小女孩在臺下聽得入神。打聽後才知道她們雖然才10歲出頭,兩人卻已經頗有“資歷”了,訓練跑步已經有近5年了,旁邊的教練凱伊舍伊爾趕緊轉過身,展示背後俱樂部的名稱。

凱伊舍伊爾介紹說,兩名小女孩和他俱樂部其他的孩子們每周都要訓練4到5次,訓練量不小,但大部分孩子的家長卻並非想讓孩子朝專業方向發展,純粹是興趣使然,除了跑步,兩人還進行投擲等運動項目的訓練。

此次參加杜塞爾多夫兒童馬拉松的100多人中,大部分都是華人,年齡從6歲到17歲不等。今年才7歲的小女孩張丹晨表面看起來十分柔弱,卻在父母的鼓勵下報了名。她爸爸告訴記者說,孩子實際上才訓練了不長時間,最長已經能跑近2000米了,除了跑步之外,還在參加遊泳和柔道訓練。

伊舍伊爾表示,在杜塞爾多夫,小孩子從小就培養對跑步的愛好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在德國,孩子們之所以鐘情跑步,不僅僅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德國人施銘是德國知名的互達會計師事務所集團國際業務部執行董事,身材已經明顯發福,很難想象迄今為止他參加的馬拉松次數甚至比許多職業運動員還多。29日他還將和公司的同事協力,完成此次杜塞爾多夫馬拉松的一項“接力馬拉松賽。”

有著深深的馬拉松情結的他,如今仍在工作之余投入大量精力和熱情推廣馬拉松,培養人們對跑步的熱情。

施銘說,“與其他運動相比,跑步不受場地等條件限制,易于開展,現在人們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跑步是幫助人們取得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而談到馬拉松的魅力,他表示每次參加馬拉松比賽都好像有個另外的自我同時在耳邊說話,告訴自己沒有必要堅持。他說,“跑馬拉松就是太容易中途放棄”,堅持完成馬拉松賽程無疑能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同時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並一直堅持。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優活健康資訊網,作者林又旻,2012-04-28

 

徹底計算卡路里的攝取就能讓自己變瘦嗎?這個答案可能是「錯」。調查發現,法國人吃東西的時候並沒有考慮熱量多寡,而美國人則是詳細閱讀熱量標籤,瞭解食物當中的脂肪有多少,但弔詭的是法國人肥胖率只有12%,但是美國人則是高達36%以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Université Laval)的莫瑞斯(Maurice Doyon)教授表示,這代表擁有多少營養和熱量的知識,並沒有辦法解決肥胖的問題;透過均衡飲食、慢食,遠比計算卡路里還重要。

莫瑞斯教授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份關於熱量與營養測驗,邀請超過300位的法國人、加拿大人與美國人接受測試。測驗結果顯示,43%法國人不知道測驗中問題的答案,13%加拿大人不知道,而美國人只有4%不清楚。至於答題的正確率,以美國人最高,其次是加拿大人,最後才是法國人。但奇怪的是美國人肥胖比例最高,其次是加拿大人,最後才是法國人。

針對這個奇怪的現象,莫瑞斯教授認為,法國人在飲食方面強調均衡、慢食。透過這個測驗結果證明一件事情,就是瞭解越多的營養知識、精密計算卡路里,無助於維持苗條身材;但如果懂得學習法國人的飲食習慣,把重點放在如何均衡飲食、慢食、運動等方式,就能夠持續保有苗條身材。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中央社,作者高照芬,2012-4-27

 

未來消費者赴健身中心運動更有保障了!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布新修正的健身中心定期化契約,消費者因傷病無法恢復健康,導致無法運動,也可向健身中心業者申請無償退費。

另外,契約同時新增消費者因故轉換至其他據點,業者若未事先揭露轉換費用,將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公布新修正的「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範本暨其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增訂終止契約、退費規範、契約到期通知義務、轉點規範等 5大項,最快 5月上路。

消費者保護處簡任秘書陳星宏指出,去年接獲有關健身中心的消費申訴案件共有761件,今年共有213件,居服務類消費糾紛的第8名,因此修正「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供業者遵循,也使消費權益更有保障。

在轉點規範方面,他表示,為使消費者使用健身中心更便利,明定消費者於契約存續期間均可轉換使用業者其他營業場所,業者如未事先揭露轉換費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個人教練課程的轉讓,則不可收取費用。

另外,在終止契約及退費規範方面,他說,常見消費者投訴建身中心器材設備有缺失,經主管機關限期改善,但健身業者仍未改善,消費者得據此終止契約、申請退費,並可請求違約金。

陳星宏說,為解決消費者因傷病不可回復健康,導致無法繼續使用健身中心,消費者可終止契約,健身業者應辦理退費,並不得再向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或賠償。

許多消費者是因個人教練、指導員的個人風格,加入健身中心,但是運動教練離開這個健身中心,消費者可以主張個人教練課程契約終止或解除時,也可選擇終止健身契約。

另外,為避免健身中心業者無限制招募會員,影響消費者健身品質,在新的定型化契約中,健身業者應揭示場所預計招募會員數、現有會員數、場所實際可供消費者使用的總面積及最大容留人數等消費資訊。

至於健身契約到期,新的定型化契約中也規範,健身業者應善盡通知義務,在契約到期一個月前,業者有通知消費者的義務,如果未通知,消費者繼續使用健身中心不得視為續約行為收取費用。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優活健康資訊網,作者林又旻,2012-04-27

 

想要減肥的人一開始,都會想到「少吃」。但是少吃真的可以減重嗎?最新研究發現,使用節食法來減肥,會改變身體的新陳代謝,還會累積更多脂肪,放大腦袋對食物的渴望。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約瑟夫(Joseph Proietto)教授表示,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發現,透過節食可以快速瘦身,但是卻會讓人快速胖回來,產生溜溜球效應(yo yoing effect),甚至會讓人對食物更加渴望。

研究團隊招募了50位肥胖的男女,並且使用極端的節食減肥法(一天只吃500到550大卡)來強力瘦身,結果這些受試者在短時間內平均瘦下約15公斤。在瘦下來的一年之內,約瑟夫的研究團隊不斷輔導他們,要他們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但是50位受試者還是胖了約5.5公斤,而且表示比瘦身前更飢餓、更想要吃東西。研究團隊發現,受試者身體內刺激飢餓的飢餓素(ghrelin),竟然比之前還要增加20%;抑制食慾的激素多肽YY(peptide YY)卻是出奇地低;而抑制飢餓、提高代謝率的瘦體素(leptin)也比正常值來得低。

約瑟夫解釋,實驗結果說明人體有一套面對飢餓的機制,一旦面臨飢餓,就會啟動儲存脂肪的計畫。人類長久以來的演化結果,對於失去體重有強烈的危機感,但對於體重增加卻沒有任何警示機制。如果短時間內瘦下10%的體重,身體會認為這是一個緊急的狀況而啟動肥胖計畫,這時候身體代謝率會下降,對於食物的渴望則會增加。如果這時候突然恢復正常飲食,身體不會馬上恢復成正常的代謝率,並將過量的熱量儲存成脂肪。

2010年時,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專門研究減肥瘦身的麥克(Michael Rosenbaum)教授跟神經學的喬伊(Joy Hirsch)教授研究發現,使用節食瘦身法的人看到食物時,腦內獎勵區域的神經活動非常旺盛,但是控制食慾區域的神經活動則是非常低落,所以長期使用節食瘦身的人,對食物的抵抗力會容易越來越薄弱。美國肥胖論壇(National Obesity Forum)譚姆(Tam Fry)表示,透過種種研究發現,單靠節食減肥是不可能的,不要有更多人再重蹈覆轍。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世界新聞網,2012-4-25

 

根據卑詩大學的醫學研究指出,重量訓練對延緩老年癡呆症的效果最為顯著。研究對象中,86位介於70歲至80歲的婦女分配三種不同性質,每周兩次並持續六個月的運動。結果發現,訓練肌肉的重量訓練對於遏止記憶流失的表現最為顯著。

研究中指出,任何形式的運動方式都能對延緩老年癡呆帶來幫助,無論像是散步或走路的帶氧運動、訓練平衡感或伸展運動,或是漸進式的肌肉重量訓練,都能延緩老年癡呆的發生。

研究員劉安波斯(Teresa Liu-Ambrose)觀察三種運動模式與老人在注意力、記憶、解決問題上的表現;他認為,漸進式的重量訓練因訓練程度漸進式的增加,最能刺激大腦,使腦部多個部位受益。

她說,儘管重量訓練不能根除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s disease,即俗稱老人癡呆症),但是數據顯示,它能延緩海默斯症的發生,因為這個運動模式對腦部老化造成早期海默斯症的部位,有明顯助益。

安波斯希望這個研究報告能讓越來越多的社區中心提供老年人的健身房課程,「如果運動能幫助老人的認知功能,何樂而不為?」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節錄自中央社,2012-4-25

 

《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25日發表的調查顯示,富裕國家青少年面臨的肥胖、酗酒與其他生活型態風險,已快速擴散至相對較窮的國家。

調查指出:「高所得國家在對抗逐漸升高的非傳染病風險,包括肥胖、不運動、吸菸以及濫用藥物。」「如今這股浪潮更是席捲許多中低所得國家。這些國家的年輕族群原本就有受傷、感染性疾病以及孕產婦死亡等問題,當局尚未能採取措施加以控制。」

這項調查的對象是全球18億10至24歲的年輕族群,是文獻上對這個年齡層規模最大的研究。調查報告指出,年輕人面臨的風險包含道路事故死亡、自殺或未成年懷孕,及愛滋病毒或藥物濫用造成的疾病。交通事故是青少年的頭號殺手。

根據這項調查,在有紀錄可查的國家中,南非的青少年死亡率是全球最高。南非男性青少年死亡率是富裕國家的8倍,女性更高達30倍。在27個富裕國家中,美國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紐西蘭和葡萄牙。最安全的富裕國家是新加坡,青少年死亡率僅美國的1/3,其次是荷蘭和日本。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人民網,2012-4-26

 

一、體育鍛煉的FIT監控原則

FIT是次數(Frequency)、強度(Intensity)和時間(Time)的英文縮寫,是人們從事以健康為目的的運動必須採取的基本監控原則。

次數:表示一個人的運動周期,如每周進行身體鍛煉的次數。要想獲得良好的體育鍛煉效果,每周至少應該進行鍛煉3—5次。

強度:對有氧運動的強度控制可以通過測量心率來實現。在進行有氧運動時,心率控制在靶心率范圍內。在力量練習中,可以通過調控練習器械的重量、練習組數和次數來貫徹FIT監控原則。要使自己現有的身體健康素質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就必須在適應一定的運動強度後,逐漸加大你現在鍛煉時的運動強度,即完成一個從適應到不適應再到適應這一個循環往復鍛煉的漸進過程。

時間:是指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為了提高心肺循環係統的耐力,有氧運動每次應至少持續進行20—30分鐘。練習的強度會直接影響持續運動的時間,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控制運動時間要比控制運動強度容易得多。

 

二、心率監控的作用

●估計體溫升高。當人體患病時伴有體溫升高,體溫升高1oC,少年兒童脈搏增加15—20次/分;成人增加10—15次/分。因此,在人感到不適時,可通過測量安靜脈搏是否增加來判斷是否發熱。

●評定心臟功能。人體做同樣的活動,如上樓梯、做廣播體操等,心臟功能好的人心率低、恢復到安靜心率的速度快;反之,心率高,恢復到安靜心率的速度慢。

●判斷運動疲勞。運動後第二天的晨脈沒有恢復到前一天的晨脈,則表示出現了運動疲勞,應減少運動量。

●確定運動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心率與運動強度成正比。為了準確地測量運動時的心率,必須在運動結束後的5秒鐘內開始進行測量,測量10秒鐘的心率再乘以6,作為運動時1分鐘的心率。

●結合運動負荷評定心功能。如臺階試驗。

 

最大心率是指人體做極限運動時的心搏頻率。

最大心率=220-年齡

靶心率是指通過有氧運動提高人體心血管係統機能時有效而且安全的運動心率范圍,常用它來調節運動負荷。

靶心率=最大心率×60%和最大心率×80%之間的范圍

 

三、體育鍛煉的超負荷原則

超負荷原則是指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身體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強于不鍛煉或強于已適應的刺激強度。發展有氧耐力水平可以通過增加每周的練習次數,每次練習的持續時間和練習的強度來達到超負荷的鍛煉目的。發展肌肉力量練習的超負荷,可通過增加器械的重量、增加練習的次數或組數或縮短每組練習的間歇時間。超負荷原則同樣也適用于發展關節和肌肉的柔韌性,一般可通過增加肌肉的拉伸長度,拉伸持續的時間和加大關節的活動幅度來實現。

 

四、百分之十原則

百分之十原則是指導鍛煉者既運用超負荷原則,又避免因過度運動而損傷的一種監控方法。其含義為:每周的運動強度或持續運動時間的增加不得超過前一周的10%。例如,你每天持續跑步60分鐘,下一周要超負荷練習,跑步的持續時間不應超過66分鐘。從事其他的運動或增加運動強度都應遵循10%的原則。

 

五、體育鍛煉的循序漸進原則

體育鍛煉對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作用是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該原則要求在進行體育鍛煉或發展某種身體健康素質時應逐漸增加運動負荷。要想獲得理想的鍛煉效果,增加運動負荷不宜太慢或太快。該原則是保持體育鍛煉動機和欲望以及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保證。需要牢記的是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素質是一個持續不斷而且需要終身追求的漫長歷程。始終保持較高的運動欲望和對體育活動的喜愛是成功走完這一漫長歷程的關鍵因素,而你在學校期間身體健康素質所獲得的持續進步和成功的心理體驗對你未來能否完成這一漫長歷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體育鍛煉的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要求你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始終注意保護自己,做到安全第一。其主要內容包括:

(1)不要盲目參加超過你的能力的活動,應該通過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

(2)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請體育教師或運動學專家根據你的體質健康狀況給你開運動處方,它指導你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安全、科學的鍛煉。

(3)每次鍛煉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4)飯後、饑餓或疲勞時應暫緩鍛煉;生病剛愈不宜進行較大強度的鍛煉。

(5)對于不熟悉的水域,不要隨便入水或潛水,以免發生意外。在公共遊泳場所進行遊泳時,要注意公共衛生,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

(6)每次鍛煉後,要注意做好整理、放松活動。這樣有利于身體的恢復,以便迅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7)在鍛煉的過程中,不要大量飲水,以免加重心臟的負擔或引起身體及腸胃的不適反應。運動後,不宜即刻洗冷水澡。

(8)在制定或實施自己的鍛煉計劃前,一定要經過體檢和醫生的認可。如果你患有某種疾病或有家族遺傳病史,需要找大夫咨詢,在有醫務監督的情況下按照體育教師和醫生的建議進行鍛煉。

 

七、體育鍛煉與環境監控

在陽光下鍛煉身體,我們可以直接接受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光線、紫外線和紅外線,它們對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尤為重要。但是,這些射線和自然環境中的一些有害因素也隨時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1)太陽射線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在體育鍛煉時皮膚過度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對機體也會產生很大的傷害。紫外線可使局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使表皮細胞破壞,導致皮膚發紅、水腫,出現紅斑;過量紫外線照射還可以引起光照性皮炎、眼炎、白內障、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精神異常等症狀。此外,過度紫外線照射還會誘發皮膚癌。過強的紫外線照射對機體有害。它可使局部組織溫度過高,甚至發生燒傷。當頭部受強烈陽光照射時,其中的紅外線可使腦組織的溫度上升,而引起全身機能失調。因此,要盡量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進行體育活動,同時還應選擇在反射率低的場地進行鍛煉。

 

(2)熱環境中的體育鍛煉。只有當體溫恒定在37℃時,機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超出這一范圍過大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運動時,人體內產生熱量會大幅度增加,特別是劇烈運動時能比平時增加100倍以上。體內產生這樣多的熱量,如果蓄積在體內使體溫升高,會引起一係列的機能失調,甚至休克,而熱環境是不利于體內熱量向外散發的。因此,在熱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必須採取防暑措施,否則就有患熱輻射疾病的危險。

紫外線的生物作用極其明顯,故又稱生物射線。它的主要作用有:

1、促進抗體生成,提高殺菌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2、有很強的滅菌作用。

3、使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為維生素D,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不同的場地對紫外線的反射率是不同的:1、草地為1%。2、沙、混凝土為10%。3、冰、雪為80%。戴遮陽帽、太陽鏡、涂防曬霜、減少皮膚暴露的面積等都可以減少紫外線的危害。在運動中預防白內障主要是防止反射光。眼科專家發現,眼睛白內障的發病率與眼睛所受到的紫外線的反射光有直接的關係。建議從事滑雪、滑冰等項運動時應加強對眼睛的保護。

 

(3)濕度對體育鍛煉的影響。在氣溫適中時,空氣的濕度對人體影響不大,而在高溫或低溫時,較大的濕度對人體十分不利。濕度越大,人體通過蒸發散熱的途徑將受到越大的阻礙,人體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將被打破,使機體的正常功能受到不良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適宜的濕度為40~60%,在氣溫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下,空氣濕度越低越好,當氣溫高于25℃時,空氣濕度以30%為宜。因此,在體育鍛煉時一定要對環境進行適時地監控,將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控制到最低點。

 

(4)冷環境中的體育鍛煉。在冷環境下,肌肉的粘滯性增大、伸展性和彈性降低、工作能力下降、更容易引起運動損傷。為了避免冷環境給運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並增加熱身活動的時間,保證體溫進一步地升高;其次,不要張大嘴巴呼吸,避免冷空氣直接刺激喉嚨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再次,注意對耳、手、足的保溫,防止凍傷的發生。在運動時不要穿太厚的服裝,以免在運動中出汗較多,運動後感冒。運動後要及時穿好衣服保持身體溫度。

 

(5)避免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進行鍛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影響體育鍛煉效果的重要污染物,它們可導致胸腔發悶、咳嗽、頭痛、眩暈及視力下降等,嚴重的還可導致支氣管哮喘。在馬路邊跑步,呼吸帶中彌漫著由汽車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會對鍛煉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應避免到汽車流量大的馬路邊快走或跑步。因為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和霧中含有許多危害健康的物質,所以在遇到沙塵暴、可吸入顆粒物較多或大霧的天氣時,也應停止在戶外的鍛煉。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