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回台南,在一個機緣下碰到了'它"→TANITA體脂計

我個人認為他超讚的啦!可以測量出所有身體的密碼唷!

 

除了基本的體重外,連「體脂肪」「基礎代謝」「身體年齡」「肌肉量」「骨量」「內臟脂肪」等等的!讓超級好奇的我想知道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設定好年齡及身高後→站上去

結果:體重:48公斤(剛吃完午餐),體脂肪22,身體年齡現在是22歲,骨量2,內臟脂肪2,肌肉量-1(根本沒肌肉),基礎代謝率好像是1073卡吧(有點忘了)

光看這些指數,當然是有看沒有懂啦!一定要搭配說明才能看懂啦....

 

1.體脂肪

甚麼是標準體重呢?

由於個人的體型骨架不同,為了同時顧及身高和體重的配合,所以一般採用的指標是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其計算公式如下:

BMI = 體重 (kg) / 身高 (m2)

最有利於健康與壽命的理想值為22,+10%內都是符合理想的範圍,男女皆相同,

通常年輕者適用較低的BMI值,年長者適用較高的BMI值。

根據BMI值與個人身高,就可以推算個人的理想體重。


成人的體重分級與標準

分    級

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過輕

BMI < 18.5

正常範圍

18.5 ≦ BMI <24

過    重

24 ≦ BMI < 27

輕度肥胖

27 ≦ BMI < 30

中度肥胖

30 ≦ BMI < 35

重度肥胖

BMI ≧ 35

資料來源:衛生署食品資訊網/肥胖及體重控制

肥胖的定義是指體內脂肪過量。

以體重為基準,正常體脂肪含量在男性為12~20%,女性為20~30﹪;

維持健康之最低體脂肪量分別是男性3﹪,女性 10~12﹪,過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會有停經的症狀。

肥胖乃指體內脂肪過多的現象。一般而言,男性體內脂肪量約佔體重10到20%,女性為15到25%,若男性超過 25%,女性超過30%,則可稱為肥胖。體重過重是指超過正常體重10%以上者

2、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卡

→指在休息狀態下,維持身體的基本功能(例如呼吸、體溫和心跳)的熱量需求,基礎代謝率愈高,代表熱量消耗與脂肪代謝愈容易。

在發育期,基礎代謝率會隨身體的快速成長而增加,但隨著生長速率減慢,基礎代謝率亦會下降。

在青春期結束時,男性基礎代謝率比女性高10﹪。

 

3、 身體年齡→就是所謂的身體代謝年齡,身體年齡愈年輕得“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愈低

4、 內臟脂肪

→我們通常所說的脂肪是存在於皮膚下面的,叫做“皮下脂肪”(橘皮組織),它讓人的外形顯得肥胖,同時也影響健康。而內臟脂肪位於身體內部,它圍繞著人的臟器肉眼看不到,主要存在於腹腔內(比如胃、肝的周圍)。研究表明,體記憶體在過多的內臟脂肪,大多因生活習慣不建康而引起“代謝症候群”導致高血壓、中風、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症候群”已經被人們稱為「致命四重奏」和「沉默殺手」。「腰圍每增長1厘米, 壽命就會縮短1年」,此話毫不誇張。

內臟脂肪指數的判定:

標準 1~9 (建議→男:4  女:3);稍微過量10~14;過量 15以上

如果「內臟脂肪程度」超過10(含)以上,身體易罹患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等)

5、 骨量

→只身體內所有鈣的重量,標準值如下

男性體重60kg以下→骨量2.5kg;體重60kg-75kg→2.9kg;體重75kg以上→3.2kg

女性體重45kg以下→骨量1.8kg;體重45kg-65kg→2.2kg;體重65kg以上→.2.5kg

6、肌肉量

→肌肉量是評價減肥效果的另一個重要指標。肌肉量越多,消耗熱量的能力就越強,就越容易減肥。過度減肥,會使身體肌肉量下降,身體消耗熱量能力大不如前,變成「易胖」體質。即使只吃一點東西,也能導致肥胖再次出現,在體重脂肪測量器的幫助下,確保自己每週減脂量小於體脂總量的1%,同時適當增加肌肉量來加速減肥效果

科技越來越進步,連體重計都那麼的厲害,真想買一台。哈哈~

有了這台體重計搭配減肥計畫,有數字的變化來佐證效果,好像能更讓減肥的人更有信心唷!

不過,這台聽說可不便宜,好像要4000~5000元左右

如果別人有,還是偶而去借量一下好了~呵呵

 

節錄自減重新方法!寵愛自己,一定要再為自己的美麗努力一次部落格,2010/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