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新報,2013-10-12

 

跑步為身體帶來的長遠益處,遠多於潛在危險,但在戶外跑步時必須留意周圍環境如天氣、空氣污染水準及道路安全等。每次跑步前亦必須採取一連串安全措施,以免造成意外。

 

避免酷熱嚴寒污染跑步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在跑步或進行任何劇烈運動前,應先請教醫生及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超重、肥胖、患有慢性病或長期缺乏運動人士,更應進行。由於跑步會令關節承受衝擊,醫生或建議超重或肥胖人士先嘗試步行、騎腳踏車、游泳或水上帶氧運動,並在減重後才開始跑步。

跑步者需選擇適合雙腳的跑步鞋,並穿上跑步襪,以免雙腳起水泡;不要空腹、剛吃飽、喝酒前後跑步,結伴跑亦較安全;切勿在身體不適、疲勞或受傷時跑步;在酷熱、嚴寒或空氣污染嚴重時在戶外跑步,亦應避免。

跑步時姿勢和技巧需正確,身體輕微向前傾;抬頭注視前方4050米路面;肩膀平衡挺直,不要沉肩垂肘;手臂呈90度角彎曲及雙手放鬆;避免提膝過高;用腳掌中心落地;放輕步伐及減少跨步和跳步;及以平穩節奏作深呼吸。

為減低受傷風險,跑步前用10分鐘進行梯級踏步、跳繩和競步行等輕度帶氧運動,逐漸提升心率及體溫,令肌肉有彈性,進行伸展運動如旋轉擺動雙臂過頭、前後擺動單腳等,以提高肌肉和關節的彈性和柔軟度。跑步後亦需進行約10分鐘輕度緩步跑、步行和靜態的紓緩伸展動作,如伸展腿筋、臀部、大腿和髂脛帶,令身體慢慢回復正常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