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新網,作者歸鴻亭,2013-10-20

 

全民瘋慢跑、馬拉松,當心跑出運動傷害。臺灣師範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團隊,長期協助運動廠牌Nike,研發新一代智慧鞋,透過加速規與陀螺儀這兩項高科技感測器,可監測運動中的腳部變化訊息,利用無線方式傳輸至平板電腦、智慧手機,以判斷疲勞發生,並發出警訊提醒跑者,有效預防運動傷害。目前Nike已將這類技術應用於智慧鞋,在美國量產上市。

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相子元所率領的創新運動科技研究室,是Nike在國外合作的少數幾所大學機構之一,至2012年已合作6年,除了NikePowertec等國際品牌商外,目前還和捷安特、太肯運動科技、阿瘦皮鞋、Promax休閒機能包等國內業者合作,於2013年開始成立產學技術聯盟,提升國內運動用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研究團隊表示,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少有時間運動,不少人遇到假日就猛運動,但「平日不運動、假日動過頭」的結果,往往引發運動傷害。其實,暖身不足或運動量突然過大,都容易導致運動傷害。運動若無法量力而為,很容易變成未收到健身效果,卻先病痛纏身,得不償失。

許多相關研究皆指出,適度運動對人體健康有正面幫助,究竟我們如何知道每天有足夠身體活動量呢?過去,必須在實驗室使用大型儀器及透過繁瑣手續進行測量,現在,運動用品不只設計有學問,更與高科技結合,愈來愈聰明,透過感測科技隨身裝置,可以達到同樣效果,提供長時間監控及更多運動資訊。

目前在身體活動的測量上,加速規是最常被使用的感測器,這是一個可以感測物體加速度的儀器,經研究證實,身體各肢段的加速度與身體活動量呈高度正相關,且不同運動形態的運動,有不同的適當放置位置。

研究團隊發現,手腕的加速度適合在低強度的跑步中,用來推估身體活動量,而腳踝的加速度則適合較高強度的跑步時,用來推估身體活動量。過度運動產生的疲勞會使動作產生改變,是造成運動傷害主因。隨身感測器在不同運動型態下放在不同的部位,能更為準確地監控運動量,適時提出警訊,就能減少運動傷害。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國內的《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