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質量指數 BMI(Body mass index)可說是評估一個人體脂肪組織多寡和肥胖程度的一個相對可靠的指標。BMI值的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一般來說,BMI值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機率愈高,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高脂血症等。在癌症的發生率方面,也有報導指出幾種和肥胖有關的癌症,如乳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肺癌、結腸直腸癌等。但是至目前為止,很少有研究指出肥胖和癌症手術後復發率的相關性。我們根據過去幾年來,將近2000例接受直腸癌手術病患的長期追蹤,將直腸分為低位直腸癌(離肛門口10公分內)和高位直腸癌(離肛門口10至15公分之間),發現手術前BMI值和低位直腸癌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我們長期追蹤將近2000例在長庚醫院接受手術的直腸癌病患,我們分析的因子包括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腫瘤遠端切緣長短、腫瘤大小、腫瘤分化程度、腫瘤侵犯的深度、淋巴腺的侵犯程度、以及有無接受放射性治療;分析後的結果發現,在高位的直腸癌,影響局部復發率的危險因子有腫瘤分化的程度和腫瘤的侵犯深度,腫瘤的分化程度愈差者其局部復發率愈高,腫瘤的侵犯深度愈深者其局部復發率也愈高;在低位的直腸癌病患方面,影響局部復發率的因素有:BMI值愈高者、腫瘤遠端切緣長短小於2公分、腫瘤的分化程度較差、腫瘤侵犯的深度愈深、以及淋巴腺的侵犯程度愈多者,局部的復發率會愈高。在多因子多重分析低位直腸癌,影響手術後局部復發率,除了BMI值、腫瘤遠端切緣長短、腫瘤的分化程度、淋巴腺的侵犯程度外,另發現性別對於手術後局部復發率也有差異,男性比女性有高達1.7倍的危險度。

其中較值得特別注意的因子就是BMI值對於低位直腸癌手術後局部復發的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BMI的理想正常值是介於18.5到25,小於18.5是屬於體重過輕,25至30屬於體重過重,而大於30則屬於肥胖。我們分析的結果發現低位直腸癌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體重過輕者(BMI小於18.5)是2.5%,體重正常者(BMI介於18.5至25)是6.1%,體重過重者(BMI介於25至30)是9.2%,肥胖者(BMI大於30)是13.8%;也就是說,在低位的直腸癌病患手術前BMI值愈高,則相對的手術後局部復發率也愈高;而在高位直腸癌病患並沒有這種現象,高位直腸癌病患的局部復發率在3%左右。因為在人體解剖學上,低位的直腸癌位置在狹窄的骨盆腔內,四周被骨盆骨骼肌肉包覆,在手術上本來就比較困難,如果再加上肥胖的病人,更是雪上加霜,手術的困難度大增,所以可能也導致了手術前BMI愈高的病患相對的手術後局部的復發率也愈高;BMI值屬於體重過重的病患的局部復發率危險度增加3.2倍,BMI值肥胖的病患危險度則高達4.7倍。這個發現在臨床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BMI值較高的低位直腸癌症病患除了手術外,可能需要加上更積極的術前或術後的輔助性療法,譬如放射性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

根據日前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發布民國95年癌症登記報告,結腸直腸癌的發生個案數已經首度破萬,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榜首,而低位直腸癌又占了結腸直腸癌的三分之一左右。如今已知手術前BMI值和低位直腸癌手術後的復發率息息相關,所以在此呼籲國人要多多重視自己的BMI值,維持理想的BMI,不僅僅是降低萬一罹患低位直腸癌手術後的局部復發率,更可以杜絕肥胖所引起的相關疾病風險。

 

節錄自KingNet, 2010/5/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