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哈佛大學歷時 22年的追蹤調查發現,每日喝一罐含糖汽水,會增加男性心臟病風險 20%。
血液含較多脂肪
哈佛向逾 4萬名男性展開追蹤研究,由 1986至 2008年間,每兩年詳細記錄他們的飲食習慣。結果發現,每日飲用 350毫升含糖汽水的人,血液含較多可致心臟病的脂肪和蛋白質,好的膽固醇(Cholesterol)水準也較低,罹患心藏病的風險,比不喝汽水者高出 20%。除了汽水,其他含糖飲品,患心臟病風險同樣增加。
那麼可飲健怡可樂嗎?研究無法證明可引致心臟病,但美國去年另一研究發現,健怡飲品同樣不健康,即使飲用份量不多,也可引致腰圍變粗、蛀牙、影響食慾和腦細胞受損。
哈佛研究員康寧( Lawrence de Koning)說,若要代替汽水,“清水、咖啡和茶仍是最佳的飲品,脫脂奶次之,至於果汁,雖然加入維他命和纖維,但糖份高,我們不知是否好的代替品。”他補充說,如果想健康,喝咖啡喝茶都不應加糖。
英國汽水協會否定哈佛研究結果,認為“那可能是 22年來生活習慣改變所致。”
英國心臟基金會也說需更多研究反映含糖飲品的影響,但哈佛這個研究至少提醒大家不應每天喝汽水。
節錄自LifeTV,2012-3-14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已加工或未加工的紅肉都會提高食用者發生心臟病、癌症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該項報告建議人們應該多吃魚肉、禽肉、堅果和豆類食品。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未加工肉類包括人們經常食用的漢堡、豬肉、烤牛肉和羊肉,而加工肉類則包括培根、熱狗、臘腸和香腸等。食用這些肉類將引發諸如2型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尤其是直腸癌以及早逝等病症。
該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安(An Pan)表示,這份研究在大量食用紅肉將導致早逝高發這個問題上提供給人們更強有力的證據。另外,他還聲明這份研究揭示的只是食紅肉和早逝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肯定它們之間有必然的因果聯繫。
這份研究中對37698名男性和83644名女性的膳食情況、健康狀況和死亡數據進行了分析,還將年齡、體重、身體活動、家族病史和膳食情況都考慮在內。在這份調查進行的20年中先後有2.4萬人死亡,其中死於心臟病和癌症的分別是5910人和9464人。
這份調查得出的結果12日在「內科文獻」網頁上發表:每天食用一份未加工紅肉或一份已加工肉類的人發生過早死亡的風險分別高達13%和20%。運用數據模型,調查者們還發現食用同樣分量的魚肉、禽肉、堅果、豆類,低脂奶製品或全麥穀物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這種風險。
潘安表示,加工肉類中的鈉和亞硝酸鹽可能是該種肉類較未加工紅肉更不利於健康的原因之一。
牛肉産業對這份研究發現嗤之以鼻,他們認為這份報告不能證明紅肉就是健康殺手,並聲稱適量食用瘦牛肉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生機率,也是健康膳食的一部分。但是他們並沒有就「適量」的具體標準作出規定。
美國癌症協會的營養流行病學家表示,對於「適量」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但每週少吃幾次紅肉就是健康膳食的新開始。
節錄自星島日報,2012-3-13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保持苗條身軀,我們每年都花大把銀子參加健身房或節食,但肥胖專家越來越相信,比起飲食和運動量,心態更為重要。
營養及運動專家湯姆森(Janet Thomson)表示:「身心互相影響,但心態是最重要的,因為心態驅動行為。」湯姆森是「少吃多想」(Think More, Eat Less,暫譯)一書的作者。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湯姆森認為,腦中混亂訊息破壞我們的瘦身意圖,以致體重過重。
如果我們聽到有人說我們「身材勻稱」或「肥胖」,還是聽到「節食是浪費時間」,這些訊息都會縈繞在腦中。
甚至在你沒有發現的情況下,我們與食物間的情感聯繫會變得有害,我們將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在飢餓的時候進食,並在飽足時停口。
為了幫助大家成功維持好身材,湯姆森設計出一套心理運動:
●想想自己達成減重目標一個月後苗條健康的模樣。現在就想像瘦身成功後3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樣子。每天睡前和醒來各花1分鐘去想像,創造強大正面情緒會讓你相信自己有本事成功。
●寫下確切目標,像是穿得下M號牛仔褲和跑馬拉松等。也寫下你準備如何達成目標,像是「吃少一點」或是「嚴格執行訓練計畫」,每天看並朗誦兩遍。
●找出可能會讓你無法達成目標的想法和行為。在清單上列出所有可能讓你發胖的事情,像是喝太多酒和吃太多垃圾食品。另外再表列你打算採取的替代辦法,像是改喝白開水和只吃正餐。
●記錄你吃了哪些東西。研究顯示,即便你不刻意限制飲食,但飲食紀錄讓你更清楚知道自己吃了些什麼。注意飲食讓你離成功更進一步。
●花時間與目標相同或是已經達成目標的人相處。和什麼人在一起對你的態度會有直接影響,因為你會一直思考大家分享的經驗。
●遵守2個簡單的飲食規則:絕對不要用食物獎勵自己,只在該補充能量的時候進食,並給自己品質最好的食物。再來是絕對不要禁止自己吃某些東西,這只會讓你更想吃那些東西。(譯者:中央社林亭儀)
節錄自中央社,2012-3-1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各地人口都受腰痛影響,而腰痛亦是為香港勞動人口造成不健康及病假的主要原因。導致腰痛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脊椎的關節,即椎間盤出現退化。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一項研究發現,肥胖的成年人出現椎間盤退化及發展成更嚴重的病徵的機會,較正常體重的成年人高一倍。是次研究內容是值得大眾關注的健康課題,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最新一期的權威醫學期刊《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傳統醫學相信,椎間盤退化是因老化而起,但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過重及肥胖對成年人椎間盤退化有莫大影響,這是一個嶄新的發現。椎間盤退化是不可逆轉的,會為患者帶來長遠的影響及痛苦,例如導致嚴重腰痛,令患者未能如常工作和社交。因此,如有過重及肥胖的跡象的人士,應減輕體重以避免椎間盤加速退化。
關於這項研究
這項研究是從香港椎間盤退化症群組大型研究中延伸出來,這群組現時已包括了超過3500位年齡介乎10至80歲的南中國志願者。該項研究是全球同類研究中最大型,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發育基因組學和骨骼研究」資助。
今次的研究是一項以南中國地區人口而作出的具代表性抽樣研究,從上述大型人口群組中抽出21歲或以上的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在是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合共2,599位成年人的磁力共振(MRI)檢查數據。當中27%(709人)沒有椎間盤退化,而73%(1,809人)則有椎間盤退化。在患有椎間盤退化的成年人當中,有7%體重過輕,48%體重正常,36%過重和9%肥胖。超重及肥胖的成年人出現椎間盤退化程度及發展成更嚴重的病徵的機會,比正常體重或過輕的成年人嚴重。
研究啟示及建議
椎間盤退化可能會令患者後期出現嚴重的椎間盤退化病徵,更很可能引致長期腰痛,纏擾終生。腰痛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令生活質素下降、導致失去應得的工資及生產力、增加醫療開支和引致精神困擾。因此,我們應慎重採取預防方法以避免出現椎間盤退化,因為這病症對全球的健康、社會經濟及醫療服務等均會帶來負面影響。
過重及肥胖是普遍的現象,近年在香港更有上升趨勢。根據衞生署2010年的數字顯示,成人(18 至64歲)過重及肥胖的百分比高達39.2%。這反映了我們有需要採用更有效的預防肥胖及幹預策略,以控制與肥胖有關的疾病。
香港大學運動及潛能發展研究所(IHP)對幫助過重人士控制體重有豐富的經驗。他們指出過重及肥胖人士對參與運動的時間和強度都會有所限制,因此他們應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例如步行。這種活動程度再輔以簡單的飲食調整,便可以帶來體重變化,改善健康。即使體重只是輕微減少(5-10%),已可為健康帶來顯著的益處。
研究人員
是項研究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Dino Samartzis博士、 張文智教授及陸瓞驥教授,聯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化學系陳振勝博士及和芬蘭University of Oulu 的Jaro Karppinen教授共同進行。
節錄自香港大學官網,2012-2-26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伍茲強調健身之前,葛列格-諾曼早已經開始健身。而這一切全部是因為場下的一瓶水。
葛列格-諾曼表示大約在1991年他注意到自己離開高爾夫球場的時候經常頭痛。他最終認定在球場上喝汽水比喝水更容易犯頭痛。
“1991年8月,我在美國PGA錦標賽上不再喝汽水。自此之後,我一直沒有喝過汽水,我衹喝水。”大白鯊說,“當我飲用正確的飲料之後,我的身體獲得了回報。接下來,我開始健身。我真的很喜歡保持健身,強壯,以及靈活的概念。”
葛列格-諾曼表示他的健身都是為高爾夫設計的。他雇傭了一個體能訓練師。而他們一開始訓練的是小肌肉。
“在強化這些之後,我擁有了忍耐力。”澳大利亞人說,“因為我打的高爾夫非常多,因為我在澳大利亞打高爾夫。我常常旅行,經常都在飛機上,這讓我可以將力量和靈活結合起來。
今天,我很高興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健身,我覺的他們的競技生涯將更長。”
節錄自北京新浪網,2012-03-02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瘦身運動拼命做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每天都堅持爬樓梯、走路運動了為什麼還是拜託不了肉肉身?難道這麼做是錯的?運動減肥有盲點,難怪怎麼都瘦不下來?快看看是什麼盲點吧!
每天爬11層樓上班,怎麼不會瘦?
首先得獎勵一下有這種恆心和毅力的你,但是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問題出在運動的時間長短。爬樓梯是有氧運動沒錯啦!但想想看爬上11樓要花多少時間,5分鐘?10分鐘?有氧運動要有效果,至少時間要達到20-30分鐘以上,身體才會開始更有效率的燃燒脂肪!
瘦腿操、小臀操拼命做,也沒瘦!
報章雜志上總是有許多瘦身操,甚至是在書店都可以買到的許多瘦身書裡,都有許多瘦這裡、瘦那裡的肌力運動。不管哪個部位大腿、小腿、腰、肚子、臀部、手臂.。.應有盡有,你也每天認真的1、2、3、4,乖乖照做,但是怎麼腿一點也沒變細,屁股還是一樣大?問題就出在,你沒有配合有氧運動。要燃燒脂肪,就一定得做有氧運動,肌力運動的主要效果在增加肌肉量,提升新陳代謝率,同時雕塑你的體態,讓你看起來更有曲線。如果你只做肌力運動,不做有氧運動,反而會肌肉增多,脂肪還是依舊,看起來不但不會苗條,反而更粗壯喔!除了這些體操外,每天多多健走或跑步個30分鐘吧!
每天慢跑有氧,怎麼不瘦反胖!
每天起床第1件事就是到附近學校的操場跑個3、5圈,中午再到公司附近的健身房上有氧課,每天風雨無阻從不間斷,飲食方面也相當注意,吃的相當低卡,但是仍然體重上升?都已經這麼大的運動量了,還瘦不下來?這樣每天的運動量確實很大,不過要提醒你長時間維持同一種運動處方而沒有改變,久了身體就會漸漸習慣這種運動方式。你該做的是改變運動項目、強度和時間。把早上的慢跑換成游泳,或增加運動的強度,也可以增加運動時間,再多跑個幾圈。
每天走路也瘦不下來!
下定決心開始運動的你,選擇走路當作開始的第1步。可是怎麼走都走不瘦呢?首先,希望你不是穿著拖鞋,吃飽飯後到公園的散步當作你每天的運動。或者是下班後踩著高跟鞋,走一段路回家就叫做健走!你必須讓心跳達到至少每分鐘130下,而且每星期至少3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這樣的“健走”運動才有效果。
想盡辦法流更多汗!
汗流得多,就會瘦得比較快?為了流更多的汗,你選擇穿長褲長袖上衣去運動,或者是拿出瘦身秘密武器。三溫暖塑身衣去上有氧課,你也確實揮汗如雨,不過甩掉的並不是身上的脂肪,反而只是水分。等到休息時間一到,教練說大家喝口水的時候,剛剛流的汗又馬上回來了。所以,汗流的多或少並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如果穿不透氣的三溫暖塑身衣運動,可能會使體溫升得太高,造成休克,十分危險。
此外,多補充含鈣、鎂、鋅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6、維生素E也可有效緩解PMS。
經期前容易出現下腹部或下肢浮腫現象者,最好限制鹽分的攝取,避免食用過鹹的食物,如制、煙食物。這時可以多吃紅豆薏仁湯,因為紅豆富含鐵質又有利尿的功能,薏仁則有利濕的的作用,若是嫌自己弄太麻煩買現成的也行或是乾脆吃八寶粥也不錯。
有些女性在經期前會有食欲大增的問題,通常這是荷爾蒙的作用所引起的,不用過度克制,吃些維他命E可以稍作改善。千萬不要刻意限制食欲,容易造成情緒的低潮、焦慮等情緒。
節錄自平安健康網,作者巫敏華,2012-2-27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渥太華一個倡權組織認為,加拿大的餐館不在餐牌上披露營養資料,實是嚴重不利顧客的做法。公眾利益科學中心(Centre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表示,各級政府必須介入,規定披露營養的詳細資料。
這個中心指出,卡路里總值及鈉值的明細資料,可以有助制止本國的肥胖症的上升趨勢。
這中心名為《Writing on the Wall》的90頁紙報告分析餐館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影響。
該中心的全國統籌人傑弗裡(Bill Jeffery)表示,餐館的食客應當可以知道,那些法律規定在超級市場食品包裝上所出現的基本營養資料。
他在渥太華透過電話接受訪問時稱,人們在作出決定時需要容易獲得這些資料。
該中心的報告,評估了本國超過30個大型連鎖店自願整理的基本營養資料,包括Burger King、Casey's、Tim Hortons及East Side Mario's。
很多餐牌所提供的食品的卡路里及鈉的含量,是建議的成人每日吸納量的2及3倍,而若干食品的每份含鈉含量是多至2天的份量。
該報告稱,加拿大人每週所進食的食品中,有五分之一來自餐館的餐食,顯示出在高血壓及其他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的增加,有顯著影響。
加拿大食肆及飲食服務協會的雷諾姿(Joyce Reynolds)同意,用以披露卡路里資料的全國性的架構將會是對顧客有價值的服務。
不過,她認為餐牌是錯誤的媒介。她說,該協會正與聯邦政府洽商設計全國性的架構。她又說,在未來的歲月,流動的小程式可能是客人研究食物選擇的便利方法。
節錄自星島日報,2012-2-29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重要少吃多動。說起來很簡單,但對許多人卻難如登天,原因出在某些人格特質與行為模式,會導致體重增加卻不自知 。
夜貓子
夜貓子經常睡眠不足。研究顯示,這會使得促進飽足感的荷爾蒙「瘦體素」(leptin)下降,刺激食慾的「飢餓素」(ghrelin)則上升,使人胃口大開。夜貓子賴床不吃早餐,錯過了提早啟動新陳代謝的重要機會,半夜又吃宵夜,長此以往會造成「夜食症」,導致肥胖與糖尿病。
解決方法:改變生理時鐘。中午過後戒咖啡因,晚上減少使用燈光、電視和其它電器,並把不可錯過的約會安排在一大早,或在晚上9點過後不吃東西。
壓力上癮者
在競爭壓力下如期完成工作的人,似乎衝勁十足,體內驅使他們的動力來源則是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壓力荷爾蒙)。
皮質醇會誘發大腦釋出1種名為「神經勝Y」的化學物質,增加對醣類的攝取,同時使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脂肪囤積,尤其是在腹部,將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解決方法:消耗過多壓力良方就是運動,泡澡、聽音樂、打毛線也不錯。
一心多用的多工族
一邊吃飯一邊工作、看書報或電視的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吃下過量的食物。
解決方法:連續幾天記錄你吃的東西,然後約束自己,一定要坐下來,全心放在食物上,慢慢享用。
施予者
總是以別人的需求為優先的人,往往會在情感上變得虛空,而透過吃東西尋求心靈慰藉。食物近在眼前,又不會造成別人的負擔,而且象徵安慰與愛,但口腹之慾無法填補情感的虛空,於是不斷地吃。
解決方法:透過日記或鏡子,宣洩不滿情緒,會比食物更快達到效果。
完美主義者
力求完美的人經常用食物來紓解壓力。完美主義往往是厭食症和暴食症的根源。
解決方法:訂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只求進步,不求完美,記住,許多人被愛不只是因為他們的優點,也因為他們的缺點。
節錄自中國時報,作者諶悠文,2012-03-04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