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心臟體檢,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發現,一天至少維持三個小時以上體能訓練的運動選手,都有一顆「強心臟」,心臟收縮比一般同齡民眾更好,冠狀動脈也有更豐富的細支血管分佈、代謝功能更好。

交通大學EMBA和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去年底為台灣體育大學一百名甲級競賽選手做心臟心臟健檢,除意外發現有兩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也發現選手們的心臟在經年累月保持體能訓練下,比一般民眾更有力。

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豐霖說,運動選手心跳每分鐘約四十到五十跳,比正常人每分鐘七十跳還要慢許多,但從心臟超音波發現他們從心臟送出的血流能迅速灌注到各器官並迅速回流,顯示「馬達很強」。

陳豐霖說,在國外研究發現運動選手易因肌肉過度訓練出現心肌肥厚病變,但從這次取樣發現,台灣運動員沒有心肌肥厚運動後遺症,反而是冠狀動脈有更豐富的細支血管分佈,未來罹患冠心病、狹心症甚至是心肌梗塞的機會都會比較小。

這項檢查結果,也讓平日在公司擔任要職的交大EMBA成員體會到運動健身的重要性,還組成壘球隊要定期和台灣體育大學壘球隊進行友誼賽;交通大學EMBA執行長鍾惠民說,交大EMBA倡導早期心臟篩檢,深刻體會有了健康的心臟還要透過經常性運動來保養。

 

節錄自中時電子報,作者馮惠宜,2012-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