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Medical Daily,作者Sonia,2012-3-17

 

根據研究人員分析過去的研究表明,經常食用白米會增加II型糖尿病的風險,尤其是白米食用較多的亞洲人群。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孫琦表示,每天食用白米會增加糖尿病風險約10%。攝取穀類食品份量最大的人,其發展糖尿病風險達到27%。

 

rice   

2008年4月7日,上海當地超市出售的白米。

 

“食用白米導致II型糖尿病風險增高,與亞洲人關系尤其密切。”研究作者寫道。

調查人員研究比較了中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觀察白米消耗是否與糖尿病有關。亞洲國家白米的日攝取量平均三到四次,西方國家每周約一至二次。

研究開始時352384名參與者均未發現糖尿病病情,但在跟蹤調查的4年至22年間,發現了13284例II型糖尿病患者。

雖然這項研究並不是為了說明白米是如何增加糖尿病風險的,但研究人員認為白米含血糖指數較高,而關系糖尿病風險低的纖維和鎂成分卻較低。因此白米會導致血糖水平突然飆升而引發糖尿病。

“雖然大米千百年來是亞洲人群的主食,但是他們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大米高攝取量更容易導致不利影響。還包括其他加工的糖類食物,如糕點,白面包和含糖飲料。”他們寫道。“即使在大米攝入量較少的西方國家,相對較高的大米攝入也會適度增加糖尿病風險。”

在隨後的社論中,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布魯斯·尼爾博士警告說,因為最新的研究是基於食物攝取頻率的問卷調查,受觀察本身的限制。對觀察到的這種聯系進行解釋,特別是對可能存在的因果關系進行裁定,是有問題的。

尼爾寫道,研究中不同人群大米攝入量在最高和最低水平之間變化很大。在獲取本質結果之前,還需要進行更為複雜的分析,分析應基於原始數據而不是分析後的數據。消耗白米對II型糖尿病的影響還遠未明確。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

然而過去的研究表明,所有II型糖尿病病例60%出現在亞洲國家,而且比起西方國家,這些患者年齡都更小,也沒有過於肥胖。這是根據2009年刊登在《美國醫藥協會》雜志宣稱的,依據1980年1月至2009年3月間發表的數百篇文章和研究數據。

據稱,西方國家糖尿病往往是由於飲食、年齡和肥胖方面導致的結果,並且患者平均年齡在60至79歲,而亞洲國家糖尿病患者年齡範圍是20至59歲。

研究認為亞洲人群高糖尿病發病率與低出生體重也有關系。經濟發展導致的飲食改變和久坐生活方式也可能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他們預測,印度糖尿病病例將從4000萬增長至近7000萬,中國從3900萬至5900萬,孟加拉國從380萬至740萬,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將急劇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