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美兆人月刊,2013-8-26

 

研究指出,定期量體重的過重人士,通常更有機會成功減肥,不再復胖。但是能量體脂的浴室體重計能夠為減重增加優勢嗎?

市面上的體脂計五花八門,所運用的不外乎是一種稱之為「生物電阻」的技術,估算體內的脂肪含量。踩上體脂計的感應器時,微量電流會流經一腿、骨盆,傳導至另一條腿。由於肌肉含水量高,比脂肪更易導電,所以電阻愈大,代表體內脂肪愈多。體脂計以電阻值和輸入的其他數據(身高、體重、年齡、性別),以公式計算身體的脂肪百分比。有些體脂計還有手部電極,估計全身的體脂肪,功能也愈來愈花俏,包括將數據以無線方式傳輸到電腦。

 

盲點一:很多變數影響數字結果

體脂計的問題在於,大多不準。很多變因會影響結果,包括體內的水份,離上次吃飯和運動有多久,甚至包括腳髒不髒,有沒有長繭,以及體脂計的類型和品質。研究發現,不同的體脂計量值變化很大,而且通常都偏離於標準脂肪測量法的量值。(配備手部電極的設備,效果通常會好一點。)2008年刊登於《肥胖事實》的一項研究指出,只配備腳部電極的體脂計,通常低估了體脂肪高的人的體脂,高估了瘦子的體脂。就連體脂計的使用手冊都提到,這些設備用於老人、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兒童、骨質疏鬆症患者時,準確度較低。因為體脂計不準確,《消費者報告》不再公開測試體脂計。

 

盲點二:脂肪佔多少才理想?

首先,是否真的需要掌握體脂肪資訊,就是一大問題。誠然,體重數字是會騙人的,看不出脂肪佔了多少,而肌肉又佔了多少。但是,脂肪多少才理想,並沒有一定的公認標準,取決於年齡、性別、體能和種族。某些專家認為,「健康」的體脂範圍在中年女性是23%33%之間,中年男人11%21%,老年女性可高達35%,老年男性則為24%。運動員通常體脂較少。

 

盲點三:測量不出脂肪分佈情形

除了身體的總脂肪含量,更重要的是脂肪分佈情形,但這是體脂計量不出來的。腹部脂肪過多(如「蘋果型」身材)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有關。而聚積於臀部和大腿的脂肪(「梨型」身材)通常不認為是健康問題,甚至可能有保護效果。2009年刊登於《肥胖》的一項研究,以兩個體脂計測得的數值,與血脂和空腹血糖等肥胖相關風險因數,只有微弱的相關。

另一方面,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體脂計可用於追蹤體脂的時間變化,對部分減肥的人是一種激勵(當然,一般的體重計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儘管如此,量測體脂肪並不是需要每天或每個星期定期做的事。

 

量腰圍、BMI也是好方法

瞭解是否有體脂風險的最好方法之一,很簡單,就是量腰圍。除非肌肉很發達,不然兼顧身高和體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也是很好的指標。

如果真的想知道自己的體脂肪比例, 可以請大學研究機構、健康管理機構或運動醫學診所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士測量。採用的方法包括水密度法( 水下秤重, 公認最為準確)、身體組成分析儀Bod Pod(以氣體推出體積, 而不使用水),DEXA掃描(一種類似骨密度測量的X光)。皮褶厚計也可用以評估體脂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