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胖不胖得由體內脂肪說了算,有的人看上去不胖,但內臟脂肪含量很高,是隱形胖子。日前,由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際人體組成研究學會及中華預防醫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人體組成研討會在杭召開。有專家認為,亞洲人體重指數只要超過25,便可視為肥胖。

目前,我國肥胖人口達3.25億人,增幅超過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1982年,中國人口的7%被認定為超重,如今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超重者。專家認為,快節奏的生活導致現代中國人飲食結構由偏素食向偏肉食及速食方向傾斜,運動及體力勞動機會減少,是中國人肥胖率猛增的主要原因。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肥胖和其他國家不同,是蘋果形身材的腹型肥胖,體形小,指數小,肚皮大,危害大。

全世界通用以體重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胖或不胖,BMI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世衛組織擬定的世界標準是BMI大於30為肥胖,但在相同的BMI水準時,黃種人體內的脂肪含量要比歐美人高,即使看起來沒那麼胖,也很可能超標了。

“在西方國家BMI如果超過25是超重,超過30就患上肥胖症了。但同樣重量的亞洲人和西方人,亞洲人的身體裏的脂肪含量比西方人高,而肌肉含量要少。”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醫學教授史蒂文·赫姆斯菲爾德認為,亞洲人的體重指數若超過25便可視為肥胖,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參考值。

“人體是由脂肪、肌肉、骨骼等組織及內臟器官組成的,體重正是這些組織重量的總和。體組成測量就是通過分析身體中脂肪量、肌肉量、骨骼量等的比例情況,來判斷身體是否處於合理的體重狀態,”赫姆斯菲爾德教授介紹,“如果身體內的體成分比例不正常,就可能意味著肥胖、營養不良等問題,這會成為很多慢性疾病形成的誘因。”

人體組成主要有6個健康指標,包括體脂肪率、體水分率、肌肉量、基礎代謝量、推定骨量和體重指數。及時瞭解自己的人體組成,尤其是體內脂肪的含量,才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健康採取相關的幹預手段,避免更大的健康損害。這些指標所反映出的全面、詳細的數據,將幫助測量者系統而直觀地瞭解自己的體組成比例是否正常。

成年男性體脂肪若超過25%,女性若超過30%則可判定為肥胖。男性的理想體脂率為15%,最低不得少於7%;女性的理想體脂率為22%,最低不得少於13%。是不是“胖子”,得由體脂肪率說了算。有的人從外表和體重數值來看並不是“胖子”,但是他卻可能是個“隱胖”,當人體內的內臟脂肪含量較高時,體脂肪率數值也就偏高。內臟脂肪多的話,患肥胖病或者是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更大。

據瞭解,此次大會是國際人體組成研討會第一次在亞洲召開。來自全世界的300餘位“肥胖與人體組成研究領域”的專家與會,重點討論肥胖、代謝綜合徵、骨質疏鬆、營養等疾病與人體組生的關係。

 

節錄自杭州日報,作者余敏,2011-5-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