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身、美食……交錯循環的混搭生活,結果會是什麼?這個都市裏,有著大批這樣的年輕白領:工作壓力大,酷愛在餐桌上犒勞自己因加班而饑腸轆轆的胃,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使得他們業餘愛四處尋覓美食,隨時隨地伺機而動;但“70後”、“80後”已拒絕像父母輩一樣人到中年“大腹便便”,所以健身房才會一到下班或週末就人潮湧動,揮汗如雨的辛苦一兩個小時,用以抵消餐桌上的一隻生蠔的熱量……
久坐不動的白領們到底該如何平衡健身和美食的關係?身嬌肉貴的都市年輕人怎樣才能盡可能避免運動損傷?所有的傷害到底是偶然小概率事件還是自己掉以輕心所致的必然?記者採訪了主人公的諸多困惑,並請來專家一一解惑。
點評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康復科伍少玲副教授
●他豪擲5000元辦了張健身卡,發誓不練出六塊腹肌決不罷休,但另一方面,卻對美食貪戀不已
●一年半的健身生涯,帶給他的不是身強力壯,而是體重增了20斤,打球打到腳受傷
●專家提醒,健身和貪戀美食並非絕對矛盾,切莫將瘋狂健身和嚴格節食捆綁在一起
健身實錄:
跑步機上揮汗如雨,器械玩得有模有樣
Kris說,自己迷上健身是一年半前的事。在學校時其實完全不需要向健身房靠攏。“籃球、足球、網球,不說玩得有多好吧,但是係裏的球隊總是有我份的。”他呵呵笑著說。
憶起當年崢嶸歲月,他只感嘆:每頓要吃四兩飯,排骨一啃就一斤,絲毫不長肉!“年輕就是好啊,這輩子哪想得到肥胖會跟我沾邊。”眼見著久坐辦公室後,小肚子越來越明顯,感冒也再不像從前般三兩天就好,Kris痛下決心花了5000元辦了張健身卡,發誓不練出六塊腹肌決不罷休!
每天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精神好時幹脆遊個把小時泳,器械也玩得有模有樣……Kris前兩個月勁頭很足,一測體重,果然跌了5斤,關鍵身體也結實了不少,穿起西裝來都更有型!
還沒來得及高興,隨著出差導致健身中斷、酒桌應酬的增多,Kris的體重又蹭蹭上漲了不少!而最“悲催”的是熱愛打網球的他,不久前“失手”受傷了。為了救一個高難度的球,他不小心扭傷了腳踝。更不幸的是,雖然他安分守己在家歇著,但腳傷似乎好得特別慢,大半個月過去了,走路還是有點跛,為此也不得不中斷了好一陣時間的健身。
人物:Kris,26歲,外資公司業務主管。
特點:出差、健身、美食是其生活的三種最常態。健身一年半後,身體似乎越來越差,體重蹭蹭上漲。
反思:健身沒效果或與愛好美食有關
Kris跟記者交談時一再覺得困惑:“不可能吧!我這麼年輕,為什麼健身效果不明顯,身子骨還這麼差?隨便打下球就受傷,難道我提前衰老了?”
細一思索,他覺得健身沒達到理想目標主要還與吃有關。“今年起外派公幹任務特別多,酒桌應酬三天兩頭有,再加上我本身就是好美食的人,所以最近一稱體重,居然飆到了150斤,比原來足足胖了20斤!”而記者一看他的微博更新,全都是涮羊肉、炸灌腸、京東肉餅……
說到最近的腳傷,Kris則認為純屬“馬有失蹄”。“我打網球快十年了,這還是第一次受傷,所以應是偶然事件。”他這樣認為。
專家點評
健身和貪戀美食並非絕對矛盾
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康復科伍少玲副教授表示:“其實很多年輕人包括中年人都有這個苦惱,雖然很熱愛健身,但卻難以抵擋美食的誘惑,把自身減肥失敗全都歸咎在了食物上。”
莫將健身和節食捆綁在一起
專家認為,實際上,健身和貪戀美食並非絕對矛盾。“關鍵不是吃多吃少,而是要注意總熱量的攝入以及食物組成的種類。當你需要控制體重時,水果、蔬菜與優質蛋白質(瘦肉、雞蛋、雞肉等)應當是飲食的主要組成部分。想減肥主要是減少某些熱量攝入,特別是像單糖、不健康的脂肪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平衡,要在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之間保持平衡。”此外,專家提醒,健身完成後切忌再吃夜宵、喝啤酒,否則會導致跑步機上的消耗前功盡棄。
專家提醒說,健身達人們千萬不要陷入另一誤區,就是將瘋狂健身和嚴格節食捆綁在一起,那樣容易使得體質下降,脂肪雖然有所減少,但肌肉的質量和力量損失更大,反而可能導致萎靡不振、內分泌失調,嚴重者甚至患上厭食症。“如想適度減肥並保持體形,則日常鍛練必不可少,但不要過度節食,同時稍加控制熱量,這樣就可達到目的。”
鍛煉時應防運動傷
據不完全統計,有近一半的網球愛好者都曾因運動而受傷,“損傷往往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自己不重視:如運動裝備不合適,鞋子過大、準備不充分等;運動幅度過大或動作太過粗野,也可能帶來意外傷。”
伍少玲坦言,雖然未親眼見到Kris當時救球的情況,不能隨意下結論其是否屬于危險動作,但值得警覺的是,這已並非個別人身上的偶然現象,而是大批熱愛健身的白領都曾碰到過的事情。
據介紹,其實日常及時消除疲勞是預防運動突發損傷的重要環節,但這一點卻被絕大多數人所忽略。
至於白領們健身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專家給出了以下忠告:
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並注意運動量,最好先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穿著合適的衣服和鞋子;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在進食後立刻運動;運動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刻停止並觀察,如仍不能緩解應就醫;如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則建議平日裏選擇慢跑為主要健身方式,或俯臥撐、雙手各拿一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做擴胸運動等。
節錄自廣州日報,2011-10-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