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星島日報,2012-09-17

 

hi fat low exercise   

心臟健康不容忽視!有機構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指逾半數受訪者有血脂失調、過重等導致心臟病的高危因素;家庭主婦出現高危因素的比例,亦較在職人士高,屬心臟病高危族,專家認為跟不良飲食習慣及女性荷爾蒙有關,建議婦女定期作體檢及多吃蔬果,防患於未然。

心臟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去年約六千人因此喪生。心臟健康列車上月為七百四十七名、平均年齡約四十五歲的港人進行身體評估,八成七人聲稱沒有確診心血管毛病;但評估後竟發現,五成八人有血脂失常、五成半人缺乏運動、四成九人過重等,均是導致心臟病的高危因素;同時出現三個高危因素的人,較去年上升六個百分點。

家庭主婦出現血脂失調、過重及中央肥胖三個高危因素的比例,更高於在職及退休人士,成心臟病高危族。心臟列車召集人陳藝賢醫生估計,原因與飲食習慣不良及忽略體檢有關。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高德謙表示,女性天生擁有保護心臟的荷爾蒙,但踏入更年期後會逐漸失去荷爾蒙保護,所以年約五十的女性,心臟病發率較年輕時高。

相夫教子多年的李少英五十七歲,身形瘦削,十年前因追車時心臟突感不適,呼吸困難,檢查後驚覺其中一條血管栓塞,「有點難過,以為自己身形標準,沒想過會中招」,現時靠藥物控制病情,尚算穩定。同是家庭主婦的六十一歲黃霞,上月確診三條血管閉塞,她直認貪吃貪出禍,「最愛吃燒肉燒鵝皮,間中又吃宵夜。」現時,她倆戒掉高脂食物,堅持每日運動,保心臟健康。

陳藝賢建議,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應每三年作一次體檢,減低患心臟病風險;高德謙提醒男女老幼,進食足夠蔬果,可降低三成病發風險。另外,生署將每年四月份訂為「開心果月」,鼓勵全港約一千多所中小學學童多吃蔬果,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遠離心臟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