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明報,2012-11-12

 

伊利沙伯醫院引入全港首部水底跑步機治療關節炎,患有膝關節病患的岑女士(左一)和翁女士(右一)曾舉步維艱,但接受治療後步行時已沒有痛楚。圖中為九龍中醫院聯網物理治療部聯網經理劉慕儀博士。

 

醫院管理局九龍中醫院聯網,去年有近4000人因退化性膝關節炎求診,其中伊利沙伯醫院每年約有600名患者接受物理治療。醫院今年6月引入兩部水療跑步機,讓本來舉步維艱的嚴重患者在暖水池練習行走,水的浮力減輕體重對下肢負荷,患者在痛楚減輕下鍛煉肌肉,至今已有逾70人接受療程。

年逾七十的家庭主婦岑女士,10年前出現雙膝關節痛,要用拐杖支撐才能勉強走路,「出不到街買餸,飲茶坐得耐又無力企起身」,最嚴重時痛得像火燒。她曾向西醫、跌打求診未見改善,靠食止痛藥度日,結果致胃潰瘍。

 

療程後「全身鬆曬」 毋須拄杖

有次她雙膝劇痛難當,召救傷車入伊院急症室,醫院安排她輪候接受手術,其間接受水療式物理治療。換上泳衣的岑女士泡在水中,踏上跑步機雀躍地說﹕「我行得好好呀」,隨即加快腳步。她說每次療程後「全身鬆曬」,完成了十多次治療後,現在可每天早上落街走動,「有時連拐杖都唔記得攞」。

50多歲的翁女士受膝患困擾兩三年,她形容病發時行路左搖右擺,最嚴重連如廁也無法坐在廁板上,「好似機械人硬曬」。她說受關節炎所影響,平日無法抬起腳,但浸在水中便能抬起,經過八九次療程,她感覺現在行路時比較有力。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增22%

根據九龍中醫院聯網數字,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由2009年的3226人次,上升至去年的3946人次,增加22%。

伊利沙伯醫院利用40萬元捐款引入水底跑步機,讓患者置身水溫32至35℃的水池走路,一般接受6至12次療程,每次約30分鐘,除了練習走路,還包括在水中拉筋、轉腰的鍛煉。

九龍中醫院聯網物理治療部聯網經理劉慕儀解釋,32至35℃水溫最能減輕患者痛楚,水的浮力承托體重,減輕下肢關節的負荷和痛楚,讓患者敢於做療程,為日後在地上物理治療建立基礎,可提升患者日常活動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