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世界新聞網,作者周予婷,2013-7-4

 

致均致力研究環境影響肥胖因數,可望將來有效應用於藥物發展之上。

chemicals.jpg   

 

飲食並非導致肥胖的唯一因素,環境裡的化學物質才是導致肥胖的兇手?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成人每三人裡就有一人體重過重;肥胖不僅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就連與特殊癌症也息息相關。驚人的是,自1998年到2008年期間,美國光是花費在治療肥胖等相關代謝疾病的金額,就從78.5億元增加到147億元,相當可觀。

然而,目前就讀貝勒醫學院遺傳學系博士班三年級的林致均,顛覆傳統思維,認為肥胖不只和卡路里的攝取有關;藉由實驗,她企圖找出容易導致生物發胖的環境物質,日前並獲美南國建會學生壁報比賽認同,拿下冠軍殊榮。

林致均表示,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Dr. Grun曾預測人類在接觸過多化學工業汙染物下,可能影響生理代謝、擾亂內分泌,進一步誘發肥胖。以此為基礎,她選擇利用與人體具有35%基因相同的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做模式生物,讓線蟲吃進不同環境下生成之細菌,觀察細菌在腸道內的脂肪生成、累積、代謝等生理特性改變,發現環境的確會讓基因表現產生改變。

林致均說,她發現線蟲吃下細菌,到變胖的過程中,油酸(Oleic Acid)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然而與以往人們總認為,肥胖是因脂肪酸累積而成不同,油酸扮演的是「訊息傳遞分子」角色;肥胖並非因油酸堆積而成,而是因為影響了內分泌的平衡,進一步導致三酸甘油脂及長鏈脂肪酸的形成,才是肥胖主因。

除了油酸,林致均目前仍致力於找出其他影響肥胖的環境分子,未來可望有效應用於藥物發展,幫助人體形成反轉機制;「這不僅是為了對抗肥胖,更是為了促進人體健康,增進人類生活福祉,並展現環境對於基因調控的最新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