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新生報,2013-10-10

 

愈來愈多的科學實驗都指向肥胖者對富含脂肪和糖的飲食偏好是一種和上癮沒有兩樣的精神和心理狀態,肥胖者明知道超量吞下這些食物對健康會有負面的影響,但卻無法控制這種非理性行為,很多時候人們不斷而過量的進食這些食物的行為,其實是面對環境壓力的一種紓解途徑,而這些都是成癮的行為特徵,其在大腦的調控路徑和酗酒、藥物和毒品成癮並沒有無不同。

過去一般認為肥胖者乃是缺乏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看法已經漸漸被新的研究,也就是大腦激素失調所稀釋。研究者認為百萬年的人類演化,使我們對於富含脂肪和甜的食物難以抗拒,這些食物讓大腦紋狀體釋出腦內啡,這是和做愛一樣會令人感覺良好的大腦激素物質,而食物也會誘發腦分泌多巴胺進而更促進食慾,即使知道吃飽就該停止進食,知道肥胖有礙健康,這些腦內生成的激素已經奪取人的意志力,其作用機制如同毒品一樣,人吃的愈多就愈想要吃!

如果肥胖和藥癮一樣,那麼用來治療成癮的藥物是否也可以用來治療肥胖?而肥胖是否應該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也就是一種精神病?這本精神醫學聖經最新的第五版並沒有將肥胖列入,但已經引起熱烈討論;顯然地,專家們的主要考量是避免將肥胖貼上心理異常的標籤,即使新一代減肥藥物的開發和上市都已經從成癮途徑出發。

造成現代肥胖大流行的頭號嫌疑物已經從過去的脂肪漸漸轉到糖,尤其是從玉米加工製造的高濃縮果糖糖漿。目前市面上各式各樣的含糖飲料多是添加高濃縮果糖糖漿,而任何廚師都知道要顧客上勾的最簡單途徑就是把食物弄甜一些,不管是中菜或西餐都一樣,從沙拉醬到飯前小菜、從主食到飯後蛋糕甜點,無一樣不甜,這個時代想要避免食品中所添加的糖,只有自己勤快準備食物一途。

醫師護士一般都不會挑明病人的肥胖問題,醫師會治療肥胖病人的糖尿病、高血壓、替換他們長期受壓損壞而疼痛的膝關節,但是醫師不會拆穿肥胖這個不方便的事實,原因有很多層面。第一是肥胖汙名化的理由,醫師護士犯不著觸犯這個敏感忌諱,破壞醫病關係。第二是醫護人員缺乏導致肥胖的知識,甚至醫護本身也是肥胖一家族,那則更難有立場做衛生教育的工作。第三是現行健保體制的門診鼓勵醫師衝量,醫師花費二十分鐘衛教的報酬遠遠不如問診三分鐘,再開立一堆血液檢驗和影像檢查,而後者對醫院、機構和醫師本身的利益都來的更大,而這也是台灣大醫院門診像菜市場一樣的主因。

醫護人員不是不會抱怨病人的肥胖問題,當肥胖病人難以安排各項檢查,無法裝進電腦斷層檢查台,壓壞床,超音波檢查無法穿過那些層層脂肪、打點滴找不到深藏的血管、當麻醉醫師難以進行腰椎麻醉,甚至難以插管時,或耳鼻喉科醫師難以氣切,外科醫師必須劃過十公分的皮下脂肪才能開始尋找目標時,此刻必須要很有修養的醫師才能不縐眉頭,繼續他們的困難工作。

雖然醫學教育強調同理心,即使病人已經被麻醉也一樣,並且譴責醫療場域對肥胖的不當比喻和嘲諷,但是醫療場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胖的問題,醫療體系和醫學教育真的準備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