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唯一一個一年之中兩次提醒大家關注、有兩個健康日的疾病,一個是5月17日的“世界高血壓日”,一個是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要知道,在威脅人們生命的急症中,最可怕的是腦卒中和急性冠心病。這種急症死亡率極高,即使治療得當度過了急性期,也往往留下一些後遺症。您是否知道,高血壓正是它們發病的最重要因素。

 

高血壓 發病最多危害最廣

目前,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億多人,每年增加1000萬人;超重、肥胖者分別有2.4億和7000萬人。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常見心腦血管並發癥(腦卒中、心臟病)是導致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約佔居民總死亡的40%。衛生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3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相當於每天有8000人、每10秒鐘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還會引起腎功能衰竭、左心室肥大、心率失常、動脈硬化、猝死等。它是破壞心、腦、腎器官的“無形殺手”。

 

高血壓症狀隱蔽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具有隱蔽性,不會表現得十分明顯。有些病人可能會頭暈、頭疼、乏力,但更多病人沒有什麼症狀,甚至高壓200、低壓120也沒覺得不舒服。因此特別是有些年輕人通常就會疏忽大意,認為自己身體好,運動能承受,就不去定期查血壓。

症狀不明顯的原因是由於血壓是逐漸上升的,人體會有一個耐受的過程。此外在沒有造成一些損傷的時候,表現就是不太明顯。比如高血壓會造成腦血栓、腦出血、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等,時間長了,還會造成腎功能損傷,出現尿毒症,此時病人才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高血壓與腦血栓

血栓病在中老年人中發病較高,據國內外醫學統計資料表明:腦血栓的致死率幾乎佔所有疾病的第一位。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增強自我預測能力,對防止本病的發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缺血性中風(腦血栓)是常見病,多見於老年人,且男性多發。血栓常發生在大腦中動脈、頸內動脈和基底動脈。

血栓的形成常由多種因素、疾病或並發癥引起,其中高血壓引起血栓的原因有:1、高血壓患者都伴有血脂異常的現象,容易發生高血脂,加速動脈硬化。小動脈管壁發生病變,管腔變硬,內膜增厚,當出現管腔狹窄或閉塞時,可導致相應組織的缺血、缺氧而發生血栓形成。2、高血壓還可引起細小動脈壁透明樣變性,纖維素樣壞死,進而形成微小動脈瘤,當血壓驟升時,可使這種已經變硬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生心、腦、腎等出血。

 

日常生活防血栓

1、按時按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服藥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至滿意控制血壓。控制血壓後,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用藥量找到適宜的維持量,長期堅持服藥。在服藥時要注意,某些降壓藥不能突然停藥。用藥依據個體化給藥,兼顧合併症綜合治療,若一種藥物控制血壓不理想,則採取聯合用藥。

2、 保持健康體重。

3、吃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栓。阿司匹林可影響花生四烯酸代謝,産生抗血小板作用,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小劑量1日75㎎—100㎎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或血栓形成。

4、服用溶栓膠囊。中風和冠心病都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發病都與血栓形成有關,中醫認為是風痰阻絡而致病,其治則應祛痰化瘀,活血通絡。溶栓膠囊是由地龍為原料所研製的中成藥,地龍味鹹寒,有清熱、平肝息風、通絡活血,平喘利尿等作用。地龍又是蟲類藥,故善搜風、性喜鑽,尤善祛絡脈之風,故臨床用於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等病症。現代醫學又證實地龍有溶解血栓的纖溶酶,纖溶酶原激活物和膠原酶等多種纖溶酶,有抑制血小板粘附,溶解血栓、改善高凝狀態和抑制血管內血栓形成等作用。

 

高血壓患者需做哪些檢查?

(1)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以判斷有無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亂。

(2)X線及其他檢查(必要時行血管造影、CT檢查定位診斷),以判斷有無主動脈擴張、延長或縮窄。

(3)尿常規及腎功能檢查,檢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鉀、血尿酸水準。

(4)眼底檢查眼底動脈硬化程度。

(5)血糖、血脂及血鈣水準檢查。

(6)有條件者在治療前做24小時動態血壓檢測。

(7)年輕高血壓患者應做腎上腺B超檢查。

對懷疑為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患者應做靜脈腎盂造影、腎動脈造影、腎圖及腎靜脈血腎素水準和活性的測定。血、尿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産物水準的測定對嗜鉻細胞瘤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其他如血、尿皮質醇與醛固酮水準的測定對於鑒別內分泌性高血壓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健康血壓的標準?

成人血壓<120/80 mmHg為正常血壓,或稱健康血壓;

65歲以上老年人群,血壓<130/80mmHg 也應認為是基本健康血壓。

成人血壓點140/90 mmHg為高血壓;

成人血壓120-139/80-89 mmHg為正常高值血壓。

 

高血壓的危害

1.血壓130-139/85-89 mmHg可認為是亞健康血壓,這些人10年內有一半成為高血壓。

2.高血壓是心臟病、腦血管病、腎臟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其並發癥是心肌梗塞、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者致死、致殘,輕則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

 

如何保持健康體重、健康血壓?

1.長期堅持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一般成人每天吃蔬菜8兩至1斤,水果2-4兩;

主食(米、面、雜糧)適量;

用植物油,每人每天不超過半兩;

不吃肥肉及動物內臟,每人每天瘦肉不超過2兩;

適量增加豆製品、魚類、奶類,雞蛋每週不超過5個;

控制食鹽攝入量,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

不用或少用鹹菜等含鹽量高的腌製品。

2.堅持適量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

每週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運動強度以耐受為準,參考心率=170-年齡。

3.限制飲酒

不提倡飲酒;

如要飲酒,應少量:每人每天白酒不超過1兩,葡萄酒不超過2兩,啤酒不超過5兩。

4.不吸煙或堅決戒煙

5.定期測量體重、血壓

正常成人每兩年至少測量血壓1次;

35歲以上成人首診測量血壓;

高血壓易患人群(血壓130-139/85-89 mmHg),至少每6個月測量血壓1次;

高血壓患者定期測量血壓,一般每週1次,血壓不穩時,每天測量1-2次;

一般成人每6個月測量1次體重;

肥胖或減重者每月至少測量體重1次。

 

節錄自廣州都市網,2010/1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tComeHealth 的頭像
    DotComeHealth

    健康達人--健康DotCom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