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糖尿病已成為全球常見的慢性病,中國約有9,240萬名成年糖尿病患者,為全球最多患者的國家,而目前本港已有逾58萬名患者,估計仍有40萬人未知已患病。有糖尿科專科醫生引述一項研究指,有10%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病及心血管疾病,他們的死亡率會較一般人高兩至四倍,因此患者應控制「ABC」(糖化血紅素、血壓及低密度膽固醇)三項指標,有助減低死亡風險。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圖)指,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數字顯示,有三分一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腎病,另有10%患者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及腎病。他稱,糖尿病因血糖過高破壞血管,繼而影響腎臟及心臟血管,故容易患有慢性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若患者因膽固醇高,令血管加速硬化及收窄,減少血流,可引發冠心病,甚至心肌梗塞及中風等嚴重病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控制體內的膽固醇水準,避免加重心臟血管負荷。
專家:宜每年做併發症檢查
唐俊業稱,糖尿病患者應該對糖尿病的「ABC標準」(見表)有一定認知,即是將糖化血紅素控制於7%以下、血壓維持於130/80或以下,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少於2.6mmol/L,若曾經中風或患心血管病的,更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
他說,糖尿病可無聲無色地損害心血管,引發多器官疾病,故定期跟進及監控ABC極為重要,而目前亦有藥物治療可幫助控制水準,但病人必需積極參與,配合治療。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內科學系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名譽顧問醫生John Betteridge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糖尿病併發症檢查,如眼底檢查、心電圖、抽血驗蛋白、腳底神經檢查等,然後每3個月糖化血紅素、每次覆診均檢查血壓,以及每半年檢驗一次膽固醇。
忽略病情致腎臟嚴重受損
唐俊業引述一宗個案,患者為一名68歲商人(黃先生),他於87年已確診為二型糖尿病患者,但一直沒有定期跟進病情,直至01年因出現胸口痛及呼吸困難,入院檢查後發現其三條冠狀動脈中,有多處出現收窄,在翌年先後接受了兩次心臟支架手術。當時,黃先生的腎功能已出現損害,其血糖指數控制欠佳,低密度膽固醇達4.2mmol/L,需接受胰島素療程及控制高血壓的治療。可是,黃先生並沒有按時服藥及接受治療,於04年再次接受搭橋手術,其ABC標準全部控制不佳,腎功能進一步受損,近乎末期腎病,為免需要洗腎,黃先生才肯接受治療來穩定病情,他目前每天需注射4次胰島素、服食近十種藥物控制血壓、冠心病等。
節錄自am730,2010/10/1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