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管是預防或治療心血管疾病,都會建議人們要多吃水果。很多人認為水果不就是洗幹淨就吃唄,但實際上並不僅如此,吃水果也要注意時機、時間、種類和數量,另外,水果腐爛面積達到1/3應扔掉。

 

吃水果講時機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將西紅柿、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吃水果看時間

水果一般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一小時吃,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吃水果挑種類

各種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約為6%-20%。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後者對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異,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人較為合適,而香蕉、紅棗、荔枝、菠蘿、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高血壓患者適合吃山楂、西瓜、梨、菠蘿.;蘋果、櫻桃、香蕉對心髒有益。

eat fruit.jpg   

吃水果有數量

根據水果對血糖的影響,每天可食用200克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90千卡的熱量),同時應減少半兩(25克)的主食,這就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以使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

 

節錄自醫藥日報,2011-11-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tComeHealth 的頭像
    DotComeHealth

    健康達人--健康DotCom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