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體壇報,作者陳亮,2013-7-11

 

新聞背景:據人民網報道,世界衛生組織6月份發佈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據估算,目前每年全世界因缺乏鍛鍊而致死的人數高達320萬人,近10年間增長迅速。

而在浙江,記者從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瞭解到的數據是:在最新一次全國群眾體育運動現狀調查中,我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為31.1%,除去學生,這一數字降為14.9%,儘管兩個數字都遠遠高於全國水準,但依然顯示浙江人的體育鍛鍊還遠遠不夠。

關於鍛鍊,我有一個美好的設想——每天早起,換上心愛的跑鞋,沐著微風,一路晨跑;流著汗水,滿足而歸。然而,現實狀況卻是——每天在鬧鐘的響聲中,與睡眼惺忪做著最後的掙紮,至於晨跑,早被拋之腦後。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有著一顆嚮往鍛鍊的心,卻缺乏鍛鍊的堅持。

除了懶惰這個主觀原因,城市健身設施的缺乏也讓不少健身愛好者無處鍛鍊。常州就有市民給市長寫信,抱怨沒有一個免費的球場可以讓他們有球可踢。更何況,近年來,類似於長跑導致孩子猝死的消息屢見報端,實在讓人對健身平白生起幾分擔心。

不過,這些都是藉口,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擁有一顆鍛鍊的心,哪不能健身,哪不能收穫健康?

但是,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學健身的理念和方法,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體育鍛鍊不是一味追求量就可以達到健身效果的。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懂,但他們卻不知道怎樣的健身才算是科學健身。科學健身不是一味的追求流汗、疲勞;科學健身不是一窩蜂地選擇長跑或是器械;科學健身不是老人、小孩選擇相同的健身方式……

幸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原本不被重視的健身方式,通過科學的安排和改良,被越來越多人接受。比如,科學健身規定了你運動時間的長短;科學健身人群更是被不斷細分:辦公室人群、教師人群、司機人群等都有不同的健身側重面;科學健身以年齡為界限,設置各種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健身方式。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全民健身的深入開展,百姓的體育意識得到極大的提升,體育是生活、是時尚已漸趨深入人心,體育健身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習慣。

所以,我決定明天就開始重拾鍛鍊的念頭,用科學健身的方式,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你,和我一起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