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自新華網,作者吳光于,2013-07-13

 

從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濱,近年來,伴隨著全國各地一場場自行車賽事的舉行,自行車已逐漸從過去的代步工具變身為時尚運動工具。

在過去,由於自行車騎行裝備對專業性和品質的要求較高,國內企業鮮有涉足。隨著自行車運動發展,一些國有品牌開始試水該領域,以求在國人空前高漲的騎行熱情中分得一杯羹。

 

自行車運動引爆騎行裝備消費市場

在第12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5賽段的終點處,來自重慶的騎友張姍姍翹首等待著即將衝刺的比賽隊伍。她告訴記者,為了這次騎行,她購買了頭盔、碼表、防風鏡、騎行服、騎行包等裝備,花了近2000元,“我這樣的只能算是普通配置,”她説。

近年來,在環湖賽的引領下,騎行裝備也成了高原古城西寧騎友們爭相選購的商品。

記者在西寧市王國章單車俱樂部看到,銷售的産品從騎行服、頭盔、護具,到水壺架、騎行包等配件一應俱全。銷售人員表示,一般購買運動自行車的顧客都不會吝惜騎行裝備上的花費,因為可以讓自己看上去“更像那麼回事。”

成都騎友周菲告訴記者,5年前剛開始接觸自行車運動時,他並未意識到裝備的重要,直到一次穿著牛仔褲騎了50多公里山路後,覺得臀部被磨得疼痛難忍,回去後直奔一家騎行裝備店,為自己買了一條騎行褲。

此後,在他騎行川藏線、環海南島的漫漫長路上,頭盔、騎行褲、手套、防風衣成了必不可少的裝備。

2012年,全國騎行裝備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廈門森地客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國內外銷售額突破3億元,董事長侯鳳祺預計,2013年,他們的銷售額將有30%以上的增長。

  

外來品牌搶先登陸 中國人缺乏“量身製造”

有著8年騎行經驗的成都騎友馬慶生告訴記者,最初開始進行自行車運動時,裝備市場幾乎看不到本土品牌。“捷安特、美利達、崔克是大部分人的首選,”他説。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科技開發中心主任龐曉忠説,自行車運動在歐洲開展已有上百年曆史,而中國起步較晚,騎行裝備産業自然落後於人。

具有百年曆史的環法自行車賽至今難覓中國人的身影。即便是在本土,在環湖賽等國際賽事中,中國選手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龐曉忠説,長期以來,亞洲人穿著的騎行裝備都是根據歐洲人的生理特徵設計的。例如,歐洲人腳型偏窄,而亞洲人則偏肥;歐洲人的腿比較長,而亞洲人較短。“這樣的裝備穿在身上並不利於成績提高。”

缺乏量身製作的窘境,使研發適合中國選手的騎行裝備的工作變得刻不容緩。侯鳳褀表示,作為中國騎行裝備領跑者的“森地客”將進一步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密切合作,研發出適合中國人的專業騎行設備,以幫助中國乃至亞洲自行車選手提高運動成績。

龐曉忠也表示,體科所也將會進一步加強對騎行裝備的科學研究和産業規劃。“這不但是對自行車運動發展的貢獻,也是順應市場的需要,”他説。

  

巨大商機倒逼中國企業開拓新領域

隨著國內騎行戶外用品行業發展的趨勢穩步上升,近年來,拓步、361°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也相繼推出騎行服、騎行眼鏡等裝備。

在採訪中,騎友們紛紛表示,外來品牌價格高昂,他們期待著在市場中見到更多的性價比更高的國貨。

但龐曉忠認為,本土品牌相比外來品牌還有一定差距,主要體現在缺乏專門材料、人機工程能力相對落後等方面。

侯鳳褀説,當下“森地客”的重點在於完善産品,從布料的選擇和服裝的裁剪,都經過反覆實驗,騎行服在人體工程力學、運動效能傳送、布料風阻系數、科技坐墊方面的各項技術已相當成熟,同時價格適中,“性價比將是最大的優勢。”

近期,“森地客”正式成功簽約第12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成為“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騎行裝備唯一指定品牌”。在環湖賽第六賽段的比賽中,伊朗車手米爾薩瑪德身著該公司贊助的黃色領騎衫,表示“非常舒適”。

據統計,2012年中國的運動騎行人口已達到500萬。“假設每個人都消費500元的騎行用品,那麼整個市場容量將達到25億元,未來這個市場商機無限,” 侯鳳褀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