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大紀元,作者李郁玫,2013-9-11

 

cardio.jpg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研究中心精神醫學部,針對一項研究調查結果,運動能有效減少重度憂鬱症患者的憂鬱症狀。無論是以運動單獨治療,或與其他療法(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合併治療。

 

運動改善症狀 有氧運動是首選

此研究結果刊登於今年5月的《精神醫學實務期刊》。此項研究結果,將成為幫助醫師開立「運動處方」的治療指引。研究中顯示,訓練肌力與肌耐力的阻力訓練,對於治療重度憂鬱有效果,而經由比對後的結果,「有氧運動」是重度憂鬱症患者的首選。因此建議患者每星期做有氧運動3~5次,每次約45~60分鐘。

 

進行有氧運動時,強度以心跳速率達到個人最大體力消耗,即每分鐘心跳最高次數的50%~85%為準,而且上半身與下半身要分別進行不同的運動訓練。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持續進行4星期,患者的病情就能獲得改善,但要達到最佳的抗憂鬱效果,至少得持續約10~12星期。

 

患者治療意願 運動治療中輟低

也許有人會質疑,重度憂鬱症患者參與運動的意願,但在此研究中發現,相較於藥物或心理治療的中輟率,運動治療的中輟率僅有15%。另外,對於增進患者堅持運動的策略,也進行了研究,若要提升患者參與運動的意願,瞭解患者喜歡的運動類型、提供個別的教材和回饋都是有效方式。

 

鼓勵患者運動 體會箇中助益多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劉嘉逸表示,在治療憂鬱症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腦部神經滋養因數(BDNF)的增加,除了藥物,運動確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以門診經驗為例,如果患者狀況許可,便會鼓勵他們試著去找到自己喜歡、有興趣,甚至是有樂趣,且可負荷的運動,不管是做有氧運動或是無氧運動,只要每星期至少3次,且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持續4星期以上,患者多半會感受到明顯的改善效果。

劉嘉逸補充說,曾有一位高社經地位的患者,在鼓勵他持續進行喜愛的游泳運動後,不只憂鬱症狀減輕,甚至連失眠、焦慮的症狀也都獲得很大的改善。但就研究中所提,患者參與運動的意願,的確是個問題,因此視狀況採取半強迫,或是鼓勵患者家屬從旁協助,也都是可參考的方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認為,運動處方不單適用於憂鬱症的預防,因為在輕、中、重度憂鬱症狀中,都有一項是提不起勁或對事物失去興趣,所以要患者自發性去運動是有難度的,甚至可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必須將運動視同服藥來看待,由親友或身邊的照顧者提醒,甚至像治療一樣的去要求或執行,因為唯有讓患者體會箇中助益,才能漸入佳境。另外,此研究的結果很令人振奮,因為就算患者無法達到研究中的標準,一樣能因運動而受惠,這說明即使病情較嚴重,無法按指示標準完成所有運動,仍然有其效益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