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星島日報 – 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上午6:30
香港人工作忙碌,平常又缺乏運動,容易出現腰痠背痛等問題。近年很多人都喜歡添置按摩椅或有關小器具,每天回家後享受如人手般的按摩樂趣,舒緩工作帶來的肌肉痠痛。不過,並非所有人也適合應用,骨質疏鬆、脊椎病患者,以及患有心臟病人士,於使用前必須特別注意,慎防按出禍!文:Kk
先諮詢醫生意見
以往的按摩椅又大又貴,但近年新推出的按摩椅愈見輕巧,價錢亦漸趨經濟化,吸引愈來愈多家庭選購。不過,使用按摩椅的同時,必須注意健康守則,避免誘發身體各種潛在問題。最近台灣有報道指,患有心臟病人士使用按摩椅,有機會因血液循環加快而引致病發。請教物理治療師黃偉龍(右圖),他認為按摩椅確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但誘發心臟病的機會並不高。
「按摩椅的按壓力度所促進的血液循環,只停留在肌肉位置,未必會令心跳加快,在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特別令心臟加重負荷。」不過,每名心臟病患者病情各異,他建議如有懷疑,於選購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以策萬全。
可引致反效果
用過按摩椅的人,都可能有被按到骨頭痛的感覺,黃偉龍提醒患有脊椎病,例如坐骨神經痛、椎間盤凸出或有關節問題等人士,必須特別小心,「按摩椅的原理,是利用一些滾球或硬塑膠轆來按壓肌肉,但如果本身較瘦,有機會按到骨骼。由於按摩椅只是一部機器,不懂自行調校力度,可能會因力度太大而令病情加劇,最明顯是會壓痛患處。」
黃偉龍解釋,按摩椅的力度必須合適,否則力度太大,不但達不到放鬆肌肉的效果,反而令肌肉更為收緊,有機會令人出現肌肉痙攣不適,並且增加脊椎骨的壓力,從而令坐骨神經痛這類脊椎病惡化。
骨疏人士小心
此外,骨質疏鬆症患者亦要小心,「如果按壓到骨質較脆弱的位置,真的有機會被壓傷。」不過,他認為不同患者的骨質疏鬆程度有很大分別,要準確知道是否適合使用按摩椅,那便要經由醫生判斷。他再三補充,消費者毋須過分擔心,因為現時大部分按摩椅都有詳細應用說明,而且備有建議使用時間,以及預設程式,於一般正常情況下,只要認清個人身體狀況,親身試用時弄清正確使用宜忌,從而選用合適的產品,經過合規格測試的儀器,絕大部分都應安全的。
選購竅門
1.可調力度:按摩椅的力度十分重要,宜選購可調校力度的產品。使用時力度應以感到少少痠痛便足夠,若感覺為中度痠痛,已有機會可令肌肉受損。
2.適合體形:每個人的體形不同,高矮肥瘦不一,按摩椅所按壓的位置肯定有一定的分別。購買前必須親身試用清楚,感到按壓的部位舒適才購買,並最好選用可調節高度和寬度的按摩椅。
3.專業指引:如本身患有心臟病、骨質疏鬆或曾患脊椎病等人士,購買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因每人病況不同,最好由醫生決定是否適合使用有關產品。
4.個人所需:購買前應清楚自己哪個部位最常出現痠痛問題,可購買能作針對性按摩該部位的儀器,例如因經常站立而小腿痠痛,便適宜選購專按壓小腿的用具,以達最佳效果。
日常使用備忘
1.別以為按摩一定要感覺很痛才有效,如果按摩後痠痛持續數天,代表肌肉可能已被按傷。因此按摩儀器的力度宜調校至僅有少少痠痛感覺,便已經足夠。
2.相同部位每天只宜按壓十五至二十分鐘,時間太長容易對肌肉造成傷害。
3.如使用按摩儀器後翌日感到痠痛不適,應暫停使用一天,待沒有特別痠痛感遺留,才再次應用。
■近年按摩椅愈見流行且款式眾多。
■經常站立人士,可選用專門按摩小腿的針對性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