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想「的」起心肝加入長跑大軍,甫開季便在戶外跑到汗流浹背,相信會嚇怕不少有心人。陳國璋(Anson)建議一個夾雜步行和跑步的首10周訓練法,先達到「FITT」法則中的時間(Time)目標,之後才向強度(Intensity)和頻率(Frequency)邁進;另外還要配合核心肌群的訓練,加入不同種類(Type)的訓練方法。
跑步機調至3度
Anson不建議初學者一開始便到戶外跑,可先在跑步機練習。訓練應先完成「時間」的目標,初學者首周每課可跑步2分鐘、步行4分鐘,之後逐步調整(見附表)。10周訓練的強度應維持在最大心跳率(220-年歲)的65%,不應操之過急。Anson解釋:「對從不運動的人而言,一下子連跑幾分鐘已經氣喘,最重要是先適應做帶氧運動的感覺,所以應由淺入深,完成特定時間的訓練;而且要控制跑步機訓練的變數,速度和坡度要一致,不要因為強度太高,身體無法適應而放棄。」
跑步機的訓練要留意坡度。由於室內沒有戶外的風阻,故宜輕微調較坡度至3度,營造具一定困難的環境。此外,核心肌群訓練亦應貫穿整個訓練周期,既能鍛煉肌肉,亦可增加訓練的種類。
節錄自明報,作者陳國璋博士,2010/8/28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