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羊城晚報,作者李斯睿、韓超,2013-07-18

 

提起跳繩,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都留有一份美好的回憶。這一運動由來已久,及至現代新式花樣層出不窮。此外,跳繩作為一項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也成為眾多愛美人士的健身法寶。

  

跳繩消脂很給力

減肥主要是減脂,運動減肥見效不快,但非常科學,會燃燒大量脂肪,而且不會反彈。節食和藥物減肥見效快,卻是以健康為代價,而且容易反彈,反彈後患心臟疾病的幾率大幅度提高。

然而,每次只運動15分鐘,燒掉的是糖類,燒不掉脂肪,運動減肥半小時後,才會開始燃燒較多的脂肪。每次運動的時間越久,燒掉的脂肪越多,這是因為連續性運動的主要能源是脂肪而不是糖類。相反,暫態爆發運動的能源是糖類而不是脂肪,故這類運動對減肥無益。

下面是八項運動熱量消耗統計,注意:人體每減掉一公斤脂肪,需消耗7700卡熱量,愛運動、愛減肥的人士,跳繩減肥最有效,且安全系數最高,經濟投入最少。

跳繩:每半小時消耗熱量400卡。這是一項健美運動,對心肺等各種臟器、協調性、姿態、減肥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

游泳:每半小時消耗熱量175卡。它是一項全身協調動作的運動,對增強心肺功能,鍛鍊靈活性和力量都很有好處。它還有利於病人恢復健康,婦女生育後恢復體形,對老年人和身體瘦弱的人都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田徑:每半小時消耗熱量450卡,可使人體全身得到鍛鍊。

籃球:每半小時消耗熱量250卡,可增強靈活性,加強心肺功能。

自行車:每半小時消耗熱量330卡,對心肺、腿十分有利。

慢跑:每半小時消耗熱量300卡,有益於心肺和血液迴圈。跑的路程越長,消耗的熱量越大。

散步:每半小時消耗熱量75卡,對心肺功能的增強有益,能改善血液迴圈,活動關節和有助於減肥。

乒乓球:每半小時消耗熱量180卡,屬全身運動,有益於心肺,可鍛鍊重心的移動和協調性。

排球:每半小時消耗熱量175卡,主要增強靈活性、彈跳力和體力,有益於心肺。

 

科學跳繩 持之以恆

目前在廣州珠江新城從事金融行業的陳小姐,談起大學生涯的跳繩減肥經歷,仍然值得回味:“上大學前,我還是挺胖的,身高1.6米,體重60公斤。進入大學後,我與我們的管理員阿姨每晚7時半準時開始跳繩,每天堅持半小時,兩個多月後我就減到49公斤了。”她向記者表示,除了晚上跳繩外,7點後就不吃東西了。“其實,跳繩的場地和經濟條件限制最少,而且不受天氣影響,很受女孩子的歡迎。去年冬天我由於經常加班,整天坐在辦公室缺乏運動,現在體重又反彈到54公斤了。”這個夏天,陳小姐決定再次手執跳繩,讓自己動起來。

對於想用跳繩減肥的女性來説,不可心急,要學會循序漸進。初學時,僅在原地跳1分鐘;等身體適應後延長到3分鐘、10分鐘,直到一次連續跳上半小時。一次跳半小時,就相當於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已是標準的有氧運動減肥的量了。跳繩的時間,一般不受任何限制,只要避免引起身體不適,注意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不要跳繩。

不要跳得太快,而且要特別注意小腿肌肉的伸展狀況,原則上每跳100200下就可以稍事休息。若要達到最佳的減肥的功效,每分鐘最少要跳70次以上。

劇烈的跳繩運動後不要立刻停下來,應繼續以比較慢的速度跳繩或步行一段時間,讓血液迴圈恢復正常後,才可以停下來。之後要做一些伸展、緩和的動作,放鬆腿部肌肉,才算是真正結束運動。

  

跳繩還能治便秘

常在電腦前工作的白領族大部分都有便秘的困擾,其實簡簡單單的跳繩運動即可對便秘産生有效的影響。

彈跳能刺激骨骼、肌肉,促進血液迴圈,此外還能加強淋巴系統的免疫功能,這對緩解便秘十分重要。便秘的人走路時,可以儘量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像模特一樣走貓步,這能起到對腹腔按摩的作用,能夠加強內臟、特別是腸胃的蠕動,促進營養的吸收和廢棄物的排出,對腸胃功能失常、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療效明顯。

每週跳繩不應少於4次但也不可多於6次,一般需要有一天的休息和思考,這樣提高得更快。每次跳繩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太少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多於兩小時的過度訓練也會使身體極度疲勞。

  

青少年跳繩更健康

家住越秀區的俊軒,過完這個暑假,就要踏入初三畢業班的學習與生活,而俊軒的媽媽向記者訴苦:“兒子成績一向不錯,但就是身體瘦小,平時不愛運動,原本希望他能夠考上重點高中,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他的體育考試。”

為此,羊城晚報記者特意採訪了廣州市育才中學體育教研室蘇老師。他表示,由於初中學生仍處在身體發育階段,不宜進行力量性的練習,跳繩就很適宜青少年進行體育鍛鍊,既不受場地限制,同時安全系數較高。

據運動專家介紹,目前對於青少年比較安全有效的運動就是跳繩。每天持續慢跳510分鐘,機體會把資訊反饋給大腦,從而刺激大腦的積極思維,使孩子判斷更為準確,肢體活動更加靈活,從而促進兒童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跳繩玩出新花樣

跳繩這一簡單而不單調的運動流傳已久,唐宋明清均有相關記載。唐朝稱跳繩為“透索”。到了南宋,每逢佳節百姓都會舉行跳繩比賽,稱為“跳白索”。到了明朝這一運動就被稱為“白索”,清朝喚作“繩飛”,民國以後才稱之為“跳繩”。清代《松風閣詩抄》有詩記載:“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由此可見,跳繩這一運動早已伴隨著歷史的發展進入千家萬戶。

到了現代,跳繩這種古老的運動被賦予了更多的現代元素,新式跳法層出不窮,極大地增強了吸引力。如今,跳繩已具備繁多的花樣,不管是單人跳、雙人跳還是集體跳,都可繁可簡、老少皆宜。小小的一根繩,已不再僅僅限於“跳”這個範疇,新式跳繩法可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到集體的快樂。

  

新式跳繩玩法:

1.蜈蚣爬:把成員分為幾組,每組按縱隊站好,每人一根跳繩,排頭除外。後面的同學把跳繩繞住前面同學的腰,自己抓好繩的兩頭,全組一起向前跑動。先到達目的地且隊形又不散的一組獲勝。

2.螃蟹走:兩人一組,用跳繩把兩人的膝關節綁在一起,成兩人三足。遊戲時,兩人側對行進方向橫著走,走得最快的組獲勝。

3.四人運貨:四人一組,用四根跳繩組成“井”字形,每人抓住兩根繩頭,“井”字中間放一個排球。遊戲中四人配合不能使球掉下,且最先到達目的地的組獲勝。

4.跳大繩:把短跳繩一根一根接起來,長度視練習的人數而定,多人跳一根繩。

5.跳“竹竿”舞:利用跳繩模倣少數民族的“竹竿”舞來進行練習,要求拉繩的人把繩子拉直拉緊。利用跳繩跳“竹竿”舞的好處就是“竹竿”不會夾腳。

6.拓展玩法:用繩子結成一個網,網洞的大小視能鑽過體形不同的人為宜。結好的網可以附在排球架上,下面鋪好墊子,防止人員受傷。通過努力,把組員從網的一邊運到另一邊,過網時身體儘量不要觸網。

  

記者手記

 

童年,我們玩過的遊戲

我們童年玩過的遊戲, 跳繩、踢毽子、跳皮筋、打沙包、滾鐵環、跳房子……專家認為,它們都屬於休閒體育範疇。這些遊戲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增強孩子的團隊協作、集體意識,相比籃球足球,危險性和場地需求也更小。

滾鐵環:拿根鐵棍推著鐵環,從家推到學校,從學校推回家,以為自己開的是四個輪子的汽車,嘴裏不時發出汽車喇叭的嘟嘟聲提醒路人要超車,只差額頭和屁股上沒安轉向燈。

打沙包:打仗扔石頭的變種,因為石頭會打到頭破血流,所以改扔沙包。

跳房子:在地上畫出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後按照格子的單雙,一邊前進,一邊要把石塊踢到正確的格子裏,屬於女孩子們的小把戲。

每一代人的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童年的遊戲,往往帶給他們無限的回憶,在日益資訊化和網路化的今天,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玩的遊戲少了,體育鍛鍊少了,手上只有那四四方方的Ipad。如何讓兒時的運動遊戲重回校園,重新走進孩子的生活當中,是體育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們更加需要關注的問題。

  

Tips

1、選擇適當的場地:避免灰塵多或有沙礫的場地及凹凸不平的水泥地,最好選擇有木質地板的室內體育館或具彈性的PU場地。

2、穿著適當的服裝:最好穿運動服或輕便服裝、軟底布鞋或運動鞋。

3、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做好身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

4、掌握正確的跳繩方法: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用力協調。

5、循序漸進的練習:開始練習跳繩時,動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先學單人跳繩的各種動作,然後再學較複雜的多人跳或團體跳繩動作。

6、運動時間:飯前和飯後半小時內儘量不要跳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tComeHealth 的頭像
    DotComeHealth

    健康達人--健康DotCom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