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生活 (25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澳洲一項研究發現,體重超重的父親容易生出胖子女,而女兒遺傳到龐大體型的情況比兒子更加嚴重。

澳洲阿德雷德大學研究人員在兩組老鼠身上進行研究,一組吃高脂肪食物,另一組吃健康營養餐,之後再檢查老鼠的精子,發現吃高脂食物的老鼠,牠們精子的「微型核糖核酸」會因為身體肥胖而有所改變,降低將來孕育的胚胎質素,讓下一代也變肥胖。「微型核糖核酸」的作用包括:控制基因的表現、傳遞訊息、調節蛋白質等,對胚胎發展有一定影響。

 

節錄自中廣新聞,2011-12-7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日來,已有1196位讀者通過撥打本報熱線電話、發送電子郵件、郵寄信件等方式講述自己的“健康跑步經”。昨天,市民齊之強告訴記者,他跑步5年來,成功減肥70斤,“扔掉”了肥胖症、脂肪肝、心臟病和肩周炎四種病症,跑出了健康和快樂。

昨天早晨6點半,記者在人民公園見到了正在跑步的齊之強。“5年前我連打個電話都喘大氣,現在每天上班之前晨跑一個小時,精力充沛一整天。”

今年56歲的老齊在某機關單位工作。因為長久坐著辦公,又缺乏鍛煉,五年前他的體重是230斤,患有脂肪肝、心臟病和肩周炎。老齊說,當時隔三差五就往醫院跑。“大夫曾形象地告訴我:肥膘直接壓在心臟上,讓人喘不過氣來!”以前他在辦公室接電話,對方經常說:“看你喘的,用不著跑!”其實,他就坐在辦公桌前,一點兒沒動!

從2006年起,齊之強開始鍛煉。經過長達5年的跑步鍛煉,老齊不但成功減肥,還扔掉了身上的毛病。“今年11月份剛體檢,現在我的體重為160斤,脂肪肝沒有了,肩周炎也消失了,心臟病也好了。經常在公園裏鍛煉的熟人都說,我從胖子變成了減肥明星。”

 

節錄自JGospel,2011-12-6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指出,苗栗市一名剛滿40歲的阿勳,體型非常壯碩,最近體重減輕,還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體重下降,沒想到在員工體檢時卻發現,血液中的血糖值竟超過250(正常值空腹小於100、飯後小於140),經過醫師診斷評估,確定他罹患糖尿病,另外還合併有高血壓的症狀。(圖片說明:糖尿病患得對霜淇淋說:Out)

根據媒體報導文章,醫師指出糖尿病、高血壓皆是文明病,兩者的關係密切,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時,更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和腎臟疾病的併發機會。根據臺北榮總醫院新陳代謝科衛教文章指出,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然後透過血液運送至全身,胰島素則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如果沒有胰島素作用,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排,所以稱為糖尿病。

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糖分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依據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死亡率近十年來已由1978年每十萬人口中6.5人,躍昇至1995年的33.97人,呈五倍之增加,而且從1979年以後長據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若就死亡率增加幅度而言,則為十大之首。

 

節錄自優活健康網,作者沈俐萱,2011-11-23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olie.jpg   

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體重向下探底,身高173公分的她,瘦成隻剩43公斤的「牙籤人」。英國《Grazia》雜誌指出,她一天攝取的熱量僅600大卡,很少吃正餐,幾乎只靠堅果和小熊軟糖果腹,給家裡的6個成長中的小孩做了最壞的示範。

一般成年女性每日維持正常生理機能的基礎熱量為1200至1500大卡,裘莉的攝取量只有一半。消息來源告訴《Grazia》雜誌:「她工作很忙,常忘記用餐,早餐頂多吃一口麥片和椰子油就出門,工作時她會在口袋裡裝些堅果或小熊軟糖,餓了就塞幾顆,晚餐只吃一小片牛排,很不正常。」

她的好友說,全家人都求她多吃點,她自稱努力增肥中,卻看不到效果。

 

小布送餐到片場

36歲的裘莉5年前傳因不當減肥而罹患肝病,體重直線下滑,一度瘦到40.8公斤,小布只好親自送餐到片場,盯著她吃下肚。最近忙於新片宣傳的她,感恩地說:「我曾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若不是布萊德拉我一把,我可能早就往生了。」

 

節錄自蘋果日報,作者陳泓銘,2011-11-25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ao.jpg   

大多數人認為瘦肚子是美觀的問題,所以常只有在參加尾牙、或婚宴必須穿合身衣服時「望肚興嘆」,等換回鬆垮的衣服後,又立刻把減肥的心願拋在一旁。

這種心態再加上吃多、少動的習慣,即使民眾覺得自己過胖需要減肥、美容瘦身廣告處處可見,腰圍仍然是一年比一年粗。

不只是外觀問題,更主要是腰圍跟健康大有關係,甚至可以決定你要多活幾年。

台灣馬偕醫院家醫科醫師黃麗卿說,因為腰圍比BMI值更能反映肥胖程度,BMI算的是身體的重量跟身高的比例,但無法得知重量是來自肌肉還是脂肪,例如一個肌肉比例高的運動員,有可能BMI值高,但是並不能說他是胖子,但腰圍就可以忠實地呈現腹部脂肪的比例。

 

啤酒肚、腰內肉,健康的大圍機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腹部脂肪能反映從外觀上無法看見的「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被認為是危險脂肪,會影響身體的代謝,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相關疾病。

近年國際間也已將腹部脂肪肥胖(腰圍)、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過低,並列為代謝症侯群的診斷標準。男性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得到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14%;女生腰圍每增加一公分,得到代謝症候群機率即增加5%。

趁冬天放任腰圍超標更非明智之舉,因為冬天好發的心血管疾病也跟腹部脂肪有關。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發現,年輕人身上脂肪量只要增加四公斤左右,血管內皮細胞就可能出現功能障礙,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加。

令人憂心的是,血管口徑的內臟油脂堵到70%到75%時,身體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可是一旦堵到75%到80%時,就會有心痛(心臟病)或天氣冷時會頭暈(腦中風)的症狀產生。台灣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常務董事蔡敬民說,這也是為什麼內臟脂肪又被稱為「危險的脂肪」。

黃麗卿也說,內臟脂肪的活躍性高,在儲存的時候會釋放發炎因數。癌症已被認為跟身體的發炎反應有關,有研究發現,腹部脂肪跟罹患乳癌、結直腸癌的機率成正比。

 

近來的研究還發現,腹部脂肪較高的人,老年得失智症的機率也較高。

刊登在「神經病學」(Neurology)雜誌一篇研究指出,一個40歲左右腹部脂肪多的人,即使體重標準,70歲以後得失智的機率還是比腹部脂肪少的人高出了89%。不過,如果同時還有肥胖的問題,風險更增加到3.6倍。

目前推測,這種關聯性是因為腹部脂肪會使血壓升高,阻礙血流,促使大腦內的澱粉斑塊容易沉積,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腦中,常見這種澱粉斑塊。

洪惠風特別提醒,有些人為了快速獲得雕塑身材的效果,會花大錢去做腹部雷射溶脂、抽脂手術。但是這種方式依然無法去除腹部脂肪對健康帶來的各種威脅。

早在2005年醫界就曾針對肥胖病患進行實驗研究,15名肥胖病人在抽脂減少腰圍約5英吋後,進行半年的追蹤比較,他們的三高指數、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依然比一般人高。

 

節錄自康健雜誌11月號,作者李佳欣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tfather2.jpg fatfather1.jpg     

美國新澤西肥警衛Adam Slack體重達585磅,患有嚴重高血壓、二型糖尿病及多種癡肥痛症,醫生多番著令他減肥,但他總當耳邊風,直至3年前醫生一句話,令他痛定思痛瘦身。那話是問他:「你想自己的訃文怎樣寫?」

今天,憑運動節食降至206磅的Slack(圖2),上電視節目訴說頓悟經過。曾有過百名醫生勸他減肥,但最後那句最為震撼:「我聽後即喝罵他;繼而沉思了2小時,想到3名年幼兒女,我不能讓孩子失去父親!」

 

節錄自am730,2011-11-21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i half.jpg   

世界最胖男子減重皮膚下垂,盼手術去贅皮。

 

現年50歲的保羅•梅森(Paul Mason)曾是世界上最胖的人,當時體重重達444公斤,被稱為「半噸人」。確診後,醫生證實梅森患上一種「強迫進食紊亂症」,由於對食物成癮,無法控制自己的進食量,他的身體不斷膨脹,長年累積下來,他每天的食量相當於普通成人的8倍。

飲食無度的結果,造成梅森過度肥胖,甚至還嚴重威脅到生命。經醫生指示,梅森做了胃繞道手術,體重因此減掉了約250公斤,是原來體重的一半多。

現在梅森面臨了另一難題,身上的贅肉少了,皮膚卻多了,既鬆又垮實在很難看。因此,梅森請求英國全民保健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為他做去皮手術,「我需要更多的幫助,我渴望重回曾經的生活。」

然而,去皮手術歸屬於整容手術,英國全民保健體系無法直接負責,需要再進行詳細調查與評估。另外,保健體系認為,梅森現在首要任務是保持體重,因此拒絕了馬森的請求。梅森現在仍在繼續減肥中,他的目標是減到145公斤。

 

節錄自NowNews,2011-11-28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21日公佈的最新研究,體重較輕者,手術後第1個月死亡率較體重過重者高出40%。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MI)有助預測那些病患在手術復原時風險較高。

進行研究的維吉尼亞大學史塔肯博表示:“BMI低的病患,術後30天的風險較高。”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BMI介於18.5至24.9為正常,介於25至29.9為過重,30以上為肥胖。

研究對象為近19萬名病患,他們在2005年與2006年分別在183家醫院接受各種手術。為了檢視體重與死亡風險的關連性,研究人員將病患依BMI分成5組,分別為BMI低於23.1、BMI介於23.1至26.3、BMI介於26.3至29.7、BMI介於29.7至35.3,以及BMI高於35.3。

整體而言,2245名病患在術後1個月內死亡,佔1.7%。

史塔肯博表現:“我們發現,5組中BMI最低的病患,比中間組病患死亡率高出40% 。”中間組為體重過重,BMI介於26.3至29.7。

史塔肯博表示,這項結果原因不明。由於研究並未追蹤病患近期的體重下降狀況,因此體重較輕者可能在研究一開始病情就較嚴重。

 

節錄自聯合新聞網,2011-11-23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血管疾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年輕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三十幾歲的人,平素身強體健,卻“出人意料”地發生心梗,這樣的病例已不少見。由此,警示年輕的朋友們,維護心腦血管健康絕非“將來”的事情,青春、而立、不惑,既要創業,更要保重身體。

目前已經明確的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糖、肥胖、吸煙和精神緊張。很多國際學術機構在眾多研究的基礎上,將上述7大因素界定為危害血管健康的“殺手”!

幸運的是,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飲食原則能為心血管有效防範這些殺手的攻擊提供可能。雖然,真正做到“科學”和“合理”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但我們別無選擇。

 

原則一:遠離鹹鹽!

食鹽,不僅是日常飲食必需的調味品,更可為人體提供必要的常量元素鈉。因此,食鹽對人體健康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鹽絕非“多多益善”。相反,食鹽過量,易導致血壓增高,據流行病學調查,吃鹽較多地區的居民中,高血壓發生率遠遠高於吃鹽少的地區。我國從南方到北方,吃鹽量逐步攀升;而高血壓的發病率也逐步升高。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夏季大量出汗等特殊情況除外),每日攝入3克的鈉鹽即可滿足生理需要。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食鹽攝入量以等於或低於6克為宜,這已經兼顧到生理和口味兩方面的需要。然而,我國部分地區居民的平均食鹽攝入量竟高達18-20克!

吃鹽過多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血壓增高;血壓增高將增加血液對血管壁的張力。研究表明,如果血管長期處于高強度張力的控制之下,會加速老化進程。因此,遠離鹹鹽應成為危害血管健康的第一要務。  

 

原則二:戒煙限酒!

從“戒”和“限”兩個字即可窺見對煙酒的不同態度。首先,必須戒煙。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煙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更可損害血管的內膜結果。其結果不僅會導致血中油脂成份的增高,更易造成這些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煙齡和煙量和血管的損害成正相關,即吸煙時間越長、吸煙數量越多,動脈壁纖維越厚,黃斑形成和冠狀動脈鈣化越嚴重,患動脈硬化的機會就越高。

再看看酒。首先,所有酒(包括白酒、啤酒和紅葡萄酒)對人體都有相似的負面影響,包括損害神經係統、損害肝臟、損害胃腸道黏膜等。但對血管的影響,又有著微妙的差別:大量、長期飲用白酒和啤酒會促進肝內膽固醇合成,使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損害血管的健康;而紅葡萄酒因含有一定量的多酚,可能對維護血管的健康有所益處。由此,營養學家目前持這樣的觀點:不提倡飲酒(包括紅酒),若飲酒,應飲用紅葡萄酒,且每餐不宜超過一小杯。

 

原則三:親近青菜,遠離肥膩食物

目前的研究已經明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導致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型高半胱氨酸”是一種肉類或奶品代謝時產生的氨基酸,高氨基酸水準會引致動脈血管內皮功能減弱,使血管粥樣硬化,增加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補充水溶性維生素葉酸,可有效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準,並提高血管的彈性。含有最豐富葉酸的最主要是綠色蔬菜,例如菠菜、青豆等。每日進食3兩左右的菠菜,即可為機體提供200微克的葉酸,這足以為血管提供有效的保護。

與此相反,如果長期、大量進食各類肥膩食品,包括肥肉、奶油類及油炸類食品等,會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乳酸含量增高,從而加速血管的老化。

 

原則四: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為預防心血管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必需的。除了上述飲食原則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尚包括以下內容:每日堅持40至60分鐘的有氧體育鍛煉,包括遊泳、快走、慢跑、登山、騎車等,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同時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減少脂質對血管的損壞。

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可用冷水擦身或冷水浴。當人的皮膚接觸冷水後,皮膚血管急劇收縮,大量血液被驅入內臟和深部組織,使內臟血管擴張,稍停後皮膚血管又擴張,大量血液又從內臟流向體表。如此一舒一縮,演繹一場“血管體操”,使血管彈性增強,並能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當然,年老體弱者對此應量力而行。

 

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緊張、焦慮和憂鬱等不良情緒對血管的損害。

 

節錄自新華網,作者于康(北京協和醫院專家),2011-11-18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為什麼胖人越來越多如何準確判斷自己胖不胖

世界衛生組織肥胖症學會向社會發出警示: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其危害程度高於吸煙4倍,控制肥胖症是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和病死率的一個關鍵因素。肥胖使2型糖尿病、膽囊疾病、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氣喘和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暫停的風險顯著增加;使冠心病、高血壓、骨關節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風、脂肪肝的相對風險度增大2~3倍,使女性絕經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生殖激素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徵、生育功能受損、背下部疼痛和麻醉並發癥的患病風險增高1~2倍。

肥胖對於心理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肥胖者往往受到由於肥胖帶來的體形問題的困擾,而帶來一系列的社交障礙、自卑等心理問題。

 

為什麼胖人越來越多

現在肥胖的人越來越多,除了少數肥胖者是由於遺傳及內分泌失調造成外,大多數的肥胖者都是因為膳食不當,營養過剩而吃出一身的“贅肉”。

不吃早餐“肥”得更快 有些人因怕肥胖,每日僅食2餐(不吃早餐),等到肚子唱“空城計”時才吃飯,飯量大而餐次少,吃起來狼吞虎嚥,結果反而胖得更快;其次,不吃早餐的人,會不知不覺地在中餐和晚餐時攝入過量的食物,這些人往往會這樣想:“反正明天早上不吃,不如晚上多吃一點。”還有晚餐以後,由於運動的機會較少,一般人看完電視就睡覺,吃下去的東西當然就會變成皮下脂肪,時間一長,也就發胖起來。

嗜好零食“胖”從口入 從形成“小胖墩”的原因來看,大多數是由於營養過剩造成的,他們當中喜食甜食、有零食習慣或偏愛吃高脂肪食物的情況相當普遍。營養師提醒,只有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消除“胖從口入”的隱患,加上注意適量的運動及體力鍛鍊,才能使我們保持一種健美而勻稱的體形。

精細食物助長肥胖 調查發現,現代都市人吃精細的食物越來越多,長此以往會損失大量維生素。而糙米及各種粗糧中富含維生素B1,能維持正常的糖代謝,降低膽固醇,促進脂質代謝及預防肥胖。

 

如何準確判斷自己胖不胖

國際上一般以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作為超重和肥胖的分類標準。BMI大於或等於25為超重,BMI大於或等於30為肥胖。但我國和亞洲其他一些國家的學者指出,這一診斷標準是根據西方人群的調查數據制定的,不適用於亞洲人群。西方人多為全身性肥胖,而亞洲人多為臀腹部肥胖,又稱中心型肥胖,是內臟脂肪過多的表現。日本、印度和我國香港地區均有調查資料顯示,亞洲人的BMI值達到23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就已經大幅度升高。因此有亞洲學者認為,亞洲人的超重診斷標準應為BMI大於或等於23,肥胖標準應為BMI大於或等於25。

身高1.75米的男性:體重超過70.4公斤就算超重,超過76.5公斤就算肥胖。身高1.60米的女性:體重超過59公斤就算超重,超過64公斤就算肥胖。本報綜合報道

 

新聞背景:你胖了嗎?

近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公佈的“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我國20歲至59歲的成年人超重率為32.1%,肥胖率為9.9%。自2000年開展國民體質監測以來,成年人超重與肥胖率均呈持續增長的態勢。在反映身體形態的指標中,40歲~44歲成年男性最“重”,平均體重達70公斤,而45~49歲男性腰最“粗”,腰圍平均值達86.5釐米。由此可見,在成年人群中,每三個人就可能有一個胖子。

 

節錄自家庭保健報,2011-11-21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度肥胖會對兒童成長髮育造成不利後果,家長應當警惕。」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于泓表示,科學飲食和運動有利於兒童健康生長髮育。

據於泓介紹,肥胖症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原發性指找不到基本病因的肥胖症,佔肥胖者95%以上。續發性肥胖症常見原因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症、胰島素瘤和下丘腦垂體異常等。

醫生表示,肥胖對兒童危害體現在多方面,在性發育方面,容易導致女孩性發育超前、月經失調、不孕不育,男孩性發育延遲、性早熟等;此外,肥胖易影響身高生長,多數患兒先高後矮,少數一直矮小。肥胖患兒心理易內向、自卑、反應遲鈍、學習成績下降和動作笨拙。

 

節錄自新華網,作者熊琳,2011-11-21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歐盟最新一項調查數據,英國的女性肥胖率在歐盟國家中居首位,第二三位為馬耳他和拉脫維亞。

這項由歐盟統計局所作的調查共研究了19個國家婦女的身高和體重比例,發現有23.9%的英國女性達到了肥胖水準。

英國男性略微好一些,22%的男性屬於肥胖。

這一調查的時期是在2008到2009年之間。

通常來講,如果一個人的身高體重指數(BMI – Body Mass Index)超過30,就屬於肥胖。

正常人的BMI應該在18.5到25之間,BMI在25至30之間為超重,而BMI低於18.5的人屬於體重偏輕。

BMI標準是用體重的公斤除以身高(釐米)的平方的結果。

調查還發現,體重超重及肥胖和人們的年齡增長成正比。

排在前三名的女性肥胖的國家分別是英國、馬耳他和拉脫維亞。

男性的前三名則為馬耳他、英國和匈牙利。

而體重保持比較理想的國家包括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法國。

上個月,英國衛生大臣發起到2020年降低英國肥胖人數的運動,號召人們減少每天攝取的卡路里量。

 

節錄自新浪香港,2011-11-27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最新數據指出,英國過胖女性人口最多,比例勝過歐洲任何其他國家。歐盟統計局指出,根據2008到2009年的資料中,英國有23.9%的女性是肥胖的。

在男性上,英國則有22%的男性為肥胖,在歐洲排名第2,僅小輸馬爾他。這項由歐盟統計局所執行的統計是以人體BMI值為標準,用以衡量樣本是否過胖。

歐盟統計局警告,超重與過胖人口在此次進行調查的歐洲19國中都呈現增加趨勢,而英國的資料與數據則是由英格蘭作為標準建立,不過有調查指出英國威爾士與北愛爾蘭的民眾在肥胖的比例上是相近的,而蘇格蘭肥胖的比例則是高達28%。

在女性肥胖人口比例排名上,除了第一名為英國外,第二名與第三名分別是馬爾他與拉脫維亞。

 

節錄自自由時報,2011-11-27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鍛鍊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有助於改善情緒。日前,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載文,總結了能改善情緒的5種鍛鍊方法。

一、練瑜伽:更自信。《替代和補充醫學雜誌》一項研究發現,每週3次,每次1小時的瑜伽可以提高體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水準,緩解焦慮,使人自信。每天在家中練習10分鐘即可。瑜伽新手應學會正確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氣,數5秒,保持2秒鐘。再用鼻子慢慢呼氣,數5秒,徹底排出肺部空氣。

二、普拉提:睡得香。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練習普拉提有助於放鬆身心,改善睡眠。紐約普拉提專家阿裏西烏加羅建議,每週練習3次,每次1小時,可明顯改善睡眠。

三、自行車:添能量。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發現,騎30分鐘自行車後,運動者會感覺渾身更有勁。自行車訓練指導專家裏克梅奧建議,每週應中速或慢速騎自行車3次,每次15分鐘。

四、舉啞鈴:清思維。《臨床與實驗神經心理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發現,參試者每週進行低強度舉重運動3—5次,一個月後,其認知能力顯著提高。專家建議,每週應練習舉啞鈴3次,啞鈴重量最好為1.4—1.8公斤。

五、打太極:減壓力。《英國體育醫學雜誌》和《美國醫學協會雜誌》刊登多項研究表明,太極拳不僅要求四肢和身軀協調、動作柔、呼吸有節律,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排除雜念,有利於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進而排解壓力。每天練太極拳20分鐘,減壓效果最佳。

 

節錄自生命時報,作者張維佳,2011-11-21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健的體魄,良好的體質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先天發育、飲食結構、醫療保健、生活環境、體育鍛鍊等。從某些角度來講,健身鍛鍊可以彌補先天不足。而運動保健也是取得健康最為簡便易行,最為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宜人的秋季,也是鍛鍊身體的黃金季節,以下我們就來看看有那些是比較適宜秋天的健身運動。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間的爬山運動。作為一種體育鍛鍊,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氣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迴圈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於氣候的獨特,氣象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些特殊的益處。

登山時,隨著高度在一定範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被稱作「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

秋日登高,溫度變化最為頻繁,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中醫上的「秋凍」也包含了這層意思)。當然,對年老體弱者,不可一味強調這種保健效果,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慢跑也是一項很理想的秋季運動項目,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健美。對於老年人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近來,科學家還發現,堅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機會比較少。

當然,慢跑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經歷「空氣浴」。如果人們經常處在汙濁的空氣中,就會感到精神疲憊、四肢無力,工作效率下降。因此,無論是健康人還是病患者,都應多到戶外去活動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秋高氣爽正是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鍛鍊的大好時機。一天之中,人們如果有1—2個小時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其中抽出40分鐘左右進行慢跑,不僅會少染疾病,體質也會增強,精力也會日益充沛起來。

所謂冷水浴,就是用5-20C之間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溫正是在這一範圍內。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首先,它可以加強神經的 興奮功能,使得洗浴後精神爽快、頭腦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稱作是「血管體操」;第三,洗冷水浴還有助於消化功能的增強,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冷水浴鍛鍊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以至於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冷水浴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的由短到長。

常見的冷水浴有以下四種:頭面浴,即以冷水洗頭洗臉;腳浴,雙足浸於水中,水溫可從20C左右開始,逐漸降到5C左右;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不可太猛,時間不宜太長,適可而止;淋浴,先從35C左右溫水開始,漸漸降到用自來水洗浴。

天氣漸漸涼了,而「秋膘」也趁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時候蠢蠢慾動。你是不是覺得游泳是專屬於夏天的運動,現在已經懶得去泳池?你是不是穿起了長褲長袖,就對自己的贅肉「眼不見為淨」?你是不是覺得天氣涼了,就算不在空調房,也比以前更有胃口了?如果你都回答了「是」,那可千萬要警惕了

不知不覺中,你的手臂、腰腹和大腿上,就可能積起一層「秋膘」。

 

有氧運動要常做

秋日,也不能放鬆運動。秋高氣爽的季節,空氣比其它任何時候要清新,堅持有氧運動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同時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塑身。慢跑則可以說是最秋天的有氧運動,幾乎適合所有的人群。炎熱的夏天,你只能在空調房裡的跑步機上跑,而現在,清晨或傍晚的戶外一定更適意。

 

別忽視力量運動

許多女生會覺得「女孩子」和「力量訓練」之間應該絕緣,而事實上對一般人來講,力量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適量的力量訓練,不但不會讓腿或胳膊變粗,反而會減少脂肪,達到塑身的目的。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貼秋膘」的趨勢,更應該有針對性的開始力量訓練。

 

柔韌性練習很重要

柔韌性的優劣主要取決於關節肌肉、韌帶、肌腱的伸展範圍和彈性,以及肌肉活動中的收縮與放鬆的協調能力。柔韌性對於愛美的女孩子們太重要了,纖細的身材當然是要配優美的身段啦!現在天氣涼了,剛好可以開始平心靜氣地練瑜伽了。

 

節錄自賭城休閒生活,2011-11-16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盟統計局(Eurostat)研究2008至2009年的19國數據後發現,英國女性肥胖人口高達23.9%,高居全歐洲之冠。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引述研究數據報導,英國男性肥胖人口略高於22%,僅次於馬爾他。

女性肥胖人口次高的歐洲國家是馬爾他,達21.1%;拉脫維亞第3,有20.9%女性達肥胖門檻。

男性肥胖人口第3、第4高的歐洲國家分別是匈牙利和捷克,比例達21.4%和18.4%。

報導指出,相較於英國,羅馬尼亞肥胖男女比例超低,僅占7.6%和8%。

義大利、保加利亞和法國的肥胖人口也很低。義國胖女有9.3%,胖男有11.3%。保加利亞胖女11.3%,胖男11.6%。法國胖女來到12.7%,胖男則有11.7%。

數據還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男女過重或肥胖的比率越低。

英國衛生大臣藍思禮(Andrew Lansley)表示,整體而言,英國人口每天應該比現在減少攝取50億卡路里。

 

節錄自中央網路報,作者沈子涵,2011-11-30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盟衛生及健康部門把肥胖視為“嚴重公共健康問題”。日前,歐盟統計局發布調查報告說,英國是歐盟肥胖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羅馬尼亞肥胖人口比例最低。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在取得相關數據的19個歐盟國家中,肥胖人群占總人口比例很不均衡。比例最高的是英國,23.9%的女性和22.1%的男性體重超標。緊隨英國之後的歐盟國家包括馬爾他、匈牙利、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

報告指出,上述國家肥胖人群占總人口的比例正在接近美國。目前,美國女性和男性肥胖人口的比例分別為26.8%和27.6%。

羅馬尼亞、義大利、法國和保加利亞為肥胖人口相對較少的歐盟國家,其中又以羅馬尼亞最低,該國肥胖女性和男性分別占比8%和7.6%。

報告還顯示,在所有歐盟國家中,女性隨著年齡增加肥胖者數量增幅較男性大;在受教育程度較高、生活水準較高的人群中,肥胖者數量相對較少。

 

節錄自新華網,作者王寰鷹,2011-11-26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盟統計局26日公佈的最新調查顯示,英國成為女性肥胖率最高的歐洲國家。尤其是在18歲至24歲的英國女孩中,每4人就有1人體重超標,超重女孩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據英國廣播公司26日報道,這項調查涉及19個歐洲國家,結果發現將近1/4的英國女性(23.9%)在2008年-2009年間被記錄為肥胖。此外,英國男性中22%的人肥胖,男性肥胖率僅次於馬耳他。該調查採用的肥胖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出30,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標準。

在英國之後,女性肥胖比率排名依次是馬耳他(21.1%)和拉脫維亞(20.9%)。在英國和馬耳他之後,男性肥胖率位居第三的是匈牙利,有21.4%的肥胖男性;接下來是捷克,男性肥胖率為18.4%。而羅馬尼亞女性肥胖率只有8%,男性肥胖率只有7.6%。此外,義大利、保加利亞和法國的女性肥胖率也比較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專家把英國人的肥胖歸咎于攝入大量高熱量食物、運動太少及政府沒有限制過度消費。文章稱,政府應該對不健康食品徵收“肥胖稅”,同時禁止播放以兒童為目標的食品廣告。

上月,英國衛生大臣安德魯‧蘭斯利發起一項運動,目的是在2020年前降低英國的肥胖率。

 

節錄自環球時報,2011-11-28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血壓與伴隨而來的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亞洲最大的健康問題,預估至2025年,全球罹患高血壓的人口將攀高至15億,其中6成來自亞洲。根據台灣與韓國的最新研究,兒童時期肥胖會讓成人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倍之多,因此醫師呼籲不可輕忽兒童期的肥胖,應該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首次由台灣主辦的「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24日起在臺北召開,有來自全球37個國家,超過1,500位醫師共襄盛舉,顯見各國對台灣醫學研究地位的重視與讚譽。 根據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 WHF)預估,2025年全球罹患高血壓的人口將高達15億人,其中6成的患者在亞洲。有鑑於此,本次大會關注高血壓的早期防治問題。 台灣及韓國在大會中的報告都指出,兒童時期的肥胖會讓成人時期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倍之多。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原音)我們發現高血壓的發生跟小朋友的肥胖也有關係,小朋友的肥胖會增加大人發生高血壓的機率到8倍之多,所以這個要從小注意起。而且小時候的血壓略高跟長大的高血壓也有關係,但是這個是可以矯正的,如果他到青春期就瘦下來,那是可以減少(風險)的。』 台大醫院院長,也是本次大會主席陳明豐則指出,台灣民眾因中風死亡的機率自1980年至今下降了4成,與日本並列亞洲中風死亡率最低的國家,這都要歸功於健保醫療的普及與民眾對高血壓的認識。 王宗道強調,台灣隨處可見量血壓機,這在其他國家相當少見。他建議25歲以上的民眾應該至少每半年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問題的民眾更應該遵守「722口訣」,就是連續7天、早晚各1次、每次量2遍,才能達到居家保健功效。 節錄自中央廣播電台,作者沈雅雯,2011-11-25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abete.JPG  

余小姐減重後,恢復自信、血糖也控制住 

「大家都說我先生比我看起來年輕,外出時他也都走在我後面,在加上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所以我想做『減重手術』」。34歲的余小姐第一次到外科減重門診時如此告訴蔡金宏主任。現在她每次回診,先生都會陪她一起來。余小姐不但變瘦了,人也變的快樂許多、自信許多。 34歲的余小姐從小就較一般人肥胖,在青春期體重就達75公斤以上,在婚後更保持在90公斤以上。他曾嘗試過許多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中醫穴位埋線、針灸、西醫雞尾酒療法、健康食品使用、但都徒勞無功,體重節節攀高,終致破百。2年前她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最初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因控制不佳、最後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但血糖值仍在150mg/dl以上。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她至外科接受「減重手術」。於是余小姐到台中醫院微創中心蔡金宏主任門診求診。 蔡金宏主任發現余小姐體重109公斤,身高170公分,BMI:37。飯前血糖148,糖化血色素(HbA1C)7.5%,屬病態性肥胖病併糖尿病的患者,符合接受胃繞道手術減重的條件。病患在手術完成後3個月,除了體重降到87公斤,目前血糖值也已控制在正常值,糖化血色素也回到正常值。目前已不需要藥物控制血糖。 蔡金宏主任說,如果BMI>40或>35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就符合接受胃繞道減重手術的條件;所謂的胃繞道術就是讓食物不經過胰臟頭、降低對胰臟的刺激,讓胰臟能休息。正常的胃容量約800~1000㏄,術後胃容量約50~100㏄,其目的除了食量變小、腸道變短,可減少吸收,達到減重目的。 但另一方面也要補充B6並注意血色素是否有下降,如果血色素下降就要補充鐵劑。據歐美對減重手術的研究,在胃繞道減重手術後,除了能有效的控制體重外,並且能夠有效控制因肥胖引起的相關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尤其以肥胖併發初期糖尿病效果最好。大部分的病人在接受手術後數月內,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都能回復到正常值。除了余小姐,今年本院就幫5位肥胖併初期糖尿病患者手術,其效果和余小姐相同。在手術後血糖值、糖化血色素漸漸恢復正常值。 節錄自優活健康網,作者林和謙,2011-11-20

DotCome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